答: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可引起轻度至重度胃肠炎,出现呕吐、水样腹泻、低热等临床表现,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患儿在发病初期主要有流涕、咳嗽、发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大便次数增多并伴呕吐、腹痛,之后出现大量腹泻,易被误诊为胃肠型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一般持续3~9天,发热可持续3天左右,每天腹泻数次至10余次不等。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可引起脱水、肺炎、病毒性心肌炎、脑炎、肠出血、肠套叠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出现死亡。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非常普遍,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感染率均较高。轮状病毒腹泻好发于6~24月龄的婴幼儿,尤其是12~17月龄的婴幼儿,可能是因为小于6月龄的婴儿能够从母乳中获得一定的保护性抗体,而大于24月龄的儿童因为免疫系统相对完善,能有效抵御轮状病毒。由于6~24月龄的婴幼儿抵抗力弱,而旅行过程中,卫生条件不佳且接触污染的空气、食物概率增加,因此此类人群尤其需预防轮状病毒的感染。

目前,轮状病毒的检测技术中,比较可靠和实用的仍是WHO推荐的免疫学技术。补体结合试验和免疫荧光方法等免疫学技术的检测对象是患者粪便等标本中的轮状病毒抗原,EIA则可用于检测血清中的轮状病毒抗体,EIA法特异性、敏感性最高,且操作简便。目前,广泛应用于轮状病毒检测的是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6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