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案例书籍速查系统

1.2.2 定位的粗与细

书名:《神经内科病例分析---入门与提高》
作者:徐蔚海,赵重波
参编:吕传真,黄一宁,徐蔚海,赵重波,曲方
页码:16-17
版本:1
出版时间:2008/12/1
栏目:《神经内科病例分析---入门与提高》 » 第一篇  学 养 篇 » 第二章  定位、定性
内容:关注“天山医学”公众号翻阅更多

但是无论从协和医院神经科大查房的病案记录、还是从各个著名期刊各个时期的临床病例讨论来看,颅内的临床定位趋向于能容忍定得相对粗一点,如仅说明在一侧半球、脑干、灰质(或白质)累及等等。这不是因为定细了没有用,而是由于神经影像所显示的颅内病变经常一目了然,使查房时不必有冗长的临床定位描述(如具体到某个核团)。临床上,医生根据体检和读片定位后,重点也是要放在定性的思考上,因为这是解决临床问题的关键。 与此相异的是神经肌病,尽管MRI已经在这一领域初放异彩,但是其分辨率还不能与其在颅内的定位作用相提并论[1,2]。由于神经肌肉病的一些定性诊断的思路是从病变累及的区域起始的,因此定位要力求细致。对于周围神经病而言,要尽可能定位到髓鞘、轴索(如:快速出现的肌无力伴肌萎缩倾向于轴索受累,肌无力但不伴明显肌萎缩则更可能是以髓鞘累及为主的病变);定位到大纤维和小纤维,哪种纤维累及为主(如:大纤维以运动和深感觉累及为主,小纤维以痛温觉为主)、哪种纤维首先累及,是否有可能累及神经根、神经节等等。例如,一个患者如果从四肢手套、袜套样痛温觉障碍起病,病情进展,未累及到深感觉,肌力保留,这样的病例不该泛泛定位在周围神经,而应定位在皮肤小纤维的周围神经病,前者的鉴别诊断要几十种病,后者的鉴别诊断则基本上局限在表1-2-1中,这对定性诊断会有很大的帮助。一个老年男性,即使来诊时四肢近端都有无力表现,如果病程中上肢远端和下肢近端(股四头肌)无力突出于其他表现,则高度提示包涵体肌炎的诊断。

……
——《神经内科病例分析---入门与提高》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