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粪胆原的初始原料是胆红素,由于肝细胞具有极强的摄取胆红素的能力,胆红素随血液运输到肝脏后,可迅速被肝细胞摄取。在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并且经肝细胞内的结合转化,其理化性质从极性很低的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变为极性较强的水溶性结合物即葡萄糖醛酸胆红素,从而不易透过生物膜。这样既起到解毒作用,也有利于胆红素从胆道排泄。结合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管后,在回肠末端至结肠部位,在肠道菌丛的作用下大部分被水解而脱下葡萄糖醛酸,然后逐步被还原成二氢胆红素、中胆红素、二氢中胆红素、中胆素原、粪胆原及少量尿胆原,后三者与重氮试剂的呈色反应相同,统称为胆素原。正常人每天从粪便排出的胆素原为40~280mg,胆素原在肠管下段接触空气后分别被氧化成为中胆素、粪胆素和尿胆素(三者统称为胆素),随粪便排出,成为粪便的主要色素。当胆道发生堵塞之后,结合胆红素无法排入肠腔,更无法在肠管菌丛的作用下水解、还原成粪胆原随粪便排出体外,粪便由于缺乏粪胆原而逐渐变成白陶土色。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6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