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9
血液检验
- 1为什么要采集不同来源的血液标本?
- 2为什么血液标本有不同类型?
- 3怎么合理选择毛细血管、静脉、动脉采血方法?
- 4为什么要规范毛细血管采血步骤?
- 5为什么静脉采血首选肘正中静脉?
- 6为什么要规范静脉采血步骤?采血前、中、后有哪些要求?
- 7为什么推荐真空采血法?
- 8为什么要规范真空静脉采血步骤?
- 9为什么静脉采血时使用压脉带时间不宜过长?
- 10为什么要使用不同规格的采血针头?
- 11为什么采血用试管须符合规定要求?
- 12为什么要使用无“死腔”真空采血管?
- 13为什么动脉采血要选择适宜部位?
- 14为什么要规范动脉采血步骤?
- 15为什么桡动脉穿刺前要做艾伦试验?
- 16为什么要做好血液标本检验前质量保证?
- 17为什么采血对患者饮食有要求?
- 18为什么运动会对采血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 19为什么采血前要避免服用刺激物和成瘾性药物?
- 20为什么要核对患者身份后才能采集血标本?
- 21为什么不同体位采血会影响检验结果?
- 22为什么标本采集时间会影响激素检验结果?
- 23为什么心理因素会影响皮质醇检验结果?
- 24为什么临床用药会影响血液检验结果?
- 25为什么检验前因素会影响微量元素测定?
- 26为什么要避免在输液的时候采血?
- 27为什么采血前患者不能反复握拳?
- 28为什么皮肤消毒要待干后才能采血?
- 29为什么采血试管中要用添加剂(如抗凝、促凝剂或分离胶)?
- 30为什么要在血液标本中合理使用添加剂?
- 31为什么血液分析仪标本一般用乙二胺四乙酸盐抗凝血?
- 32为什么枸橼酸盐抗凝血标本适合凝血试验?
- 33为什么肝素抗凝标本不适合血常规检查?
- 34为什么推荐使用塑料采血试管?
- 35为什么要规范血液标本的运送环节?
- 36为什么血液标本要及时送检?
- 37为什么测定凝血因子的血标本要及时送检?
- 38为什么运输和保存凝血标本要特别注意温度?
- 39为什么有些血标本需避光保存?
- 40为什么须规范血标本离心?
- 41为什么有些血标本会被拒收?
- 42为什么血标本会发生溶血?
- 43为什么溶血后血液成分会发生变化?
- 44为什么溶血标本会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
- 45为什么要规范检验后血液标本的处理?
血液一般检查
160- 1为什么可用改良牛鲍计数板进行红细胞计数?
- 2为什么要确保细胞计数板和盖玻片的质量?
- 3为什么细胞计数板和盖玻片要保持清洁干燥?
- 4为什么有多种红细胞稀释液?
- 5为什么显微镜计数红细胞时需与酵母样菌鉴别?
- 6为什么红细胞碎片会造成血液分析仪计数发生错误?
- 7为什么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需要有参考方法?
- 8为什么血液分析仪能定量检测有核红细胞?
- 9为什么要分析红细胞直方图?
- 10为什么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直方图左移而巨幼红性贫血右移?
- 11为什么铁粒幼细胞贫血红细胞直方图有双峰?
- 12为什么血液分析仪散点图比直方图更能直观地反映细胞特征?
- 13为什么要测定血红蛋白浓度?
- 14为什么有多种血红蛋白测定方法?
- 15为什么氰化高铁法能够检测血红蛋白?
- 16为什么血红蛋白测定后的比色液需经特殊处理后才能排放?
- 17为什么氰化高铁法为血红蛋白测定参考方法?
- 18为什么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时要特别注意操作事项?
- 19为什么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需要检查标准曲线是否呈线性?
- 20为什么血液分析仪能检测血红蛋白浓度?
- 21为什么要建立不同人群血红蛋白参考区间?
- 22为什么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浓度测定结果会不成比例?
- 23为什么有些标本会造成血液分析仪血红蛋白测定值假性增高?
- 24为什么要做血细胞比容?
- 25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微量血细胞比容测定法为首选方法?
- 26为什么血液分析仪能检测血细胞比容?
- 27为什么血细胞比容测定会有假性变化?
- 28为什么临床大量输入血浆时会造成假性贫血?
- 29为什么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报警有提示作用?
- 30为什么要建立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复核规则?
- 31为什么不同实验室需建立各自血液分析仪血涂片复核规则并定期验证?
- 32为什么血液分析仪复核规则假阴性率应小于5%?
- 33为什么血涂片镜检可作为复查血液分析仪结果的标准?
- 34为什么新生儿首次检测标本需要涂片镜检?
- 35为什么需验证血液分析仪多个方法学性能指标?
- 36为什么血液分析仪需要做携带污染率测试?
- 37为什么血液分析仪需要做精密度测试?
- 38为什么血液分析仪需要建立参考范围?
- 39为什么血液分析仪需要验证线性范围?
- 40为什么血液分析仪需要验证准确度?
- 41为什么推荐使用流式细胞术为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
- 42为什么要验证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的正确度?
- 43为什么血液分析仪需定期校准?
- 44为什么血液分析仪发生故障维修后需进行相关检测和验证?
- 45为什么不能用血液质控品代替校准品校准血液分析仪?
- 46为什么要正确进行室内血液质控?
- 47为什么可用患者全血标本进行血液分析仪质量控制?
- 48为什么同实验室不同血液分析仪之间各检测参数需定期比对?
- 49为什么血液分析仪结果应具有溯源性?
- 50为什么血液分析仪要安置在合适的工作环境?
- 51为什么血液分析仪在送检和报废之前须做去污染处理?
- 52为什么血液分析仪宜使用配套试剂?
- 53为什么从事血液分析的检验人员需做颜色视觉障碍测试?
- 54为什么应定期考核从事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检验人员?
- 55为什么煌焦油蓝等活体染色能使网织红细胞出现网状结构?
- 56为什么骨髓和外周血的网织红细胞成熟度不同?
- 57为什么试管法网织红细胞计数为手工参考方法?
- 58为什么网织红细胞计数对红细胞计数量有要求?
- 59为什么显微镜计数网织红细胞要用Miller窥盘?
- 60为什么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对网织红细胞进行分型?
- 更多......(共160篇)
血涂片检查
64- 1为什么要做显微镜血涂片检查?
- 2为什么要规范血涂片制备程序?
- 3为什么要重视血涂片制备注意事项?
- 4为什么血涂片染色方法各有不同?
- 5为什么瑞特染液可用于血涂片染色?
- 6为什么要规范血涂片瑞特-吉姆萨染色操作?
- 7为什么要重视血涂片染色注意事项?
- 8为什么良好的血涂片和染色是显微镜形态学观察的必要前提?
- 9为什么血涂片瑞特染色会偏红或偏蓝?
- 10为什么要掌握血细胞识别方法和要点?
- 11为什么形态学检查可识别粒细胞发育不同阶段?
- 12为什么血涂片检查时要先观察显微镜低倍镜下形态?
- 13为什么血涂片检查时要用油镜观察血细胞形态?
- 14为什么镜下可识别正常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 15为什么镜下可识别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 16为什么镜下可识别正常单核细胞?
- 17为什么镜下可识别正常嗜酸性粒细胞?
- 18为什么镜下可识别正常嗜碱性粒细胞?
- 19为什么镜下可识别正常淋巴细胞?
- 20为什么镜下可识别正常浆细胞?
- 21为什么镜下可识别正常红细胞?
- 22为什么镜下可识别正常血小板?
- 23为什么血涂片检查可见有核红细胞?
- 24为什么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均?
- 25为什么血涂片可见红细胞中心染色过浅?
- 26为什么血涂片可见破碎红细胞?
- 27为什么血涂片可见泪滴状红细胞?
- 28为什么血涂片可见靶形红细胞?
- 29为什么血涂片可见镰状红细胞?
- 30为什么血涂片可见球形红细胞?
- 31为什么血涂片可见椭圆形红细胞?
- 32为什么血涂片可见棘形红细胞?
- 33为什么血涂片可见口形红细胞?
- 34为什么血涂片可见咬痕细胞?
- 35为什么血涂片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
- 36为什么血涂片可见双相形红细胞?
- 37为什么血涂片可见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 38为什么血涂片可见豪焦小体红细胞?
- 39为什么血涂片可见卡波环红细胞?
- 40为什么血涂片可见缗钱状红细胞?
- 41为什么三种粒细胞胞质颗粒形态各有特点?
- 42为什么嗜天青颗粒与特异性颗粒不同?
- 43为什么中性粒细胞中会出现中毒颗粒?
- 44为什么中性粒细胞中会出现杜勒小体?
- 45为什么棒状小体有助于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
- 46为什么中性粒细胞会出现Pelger-Hüet畸形?
- 47为什么中性粒细胞会出现Chediak-Higashi畸形?
- 48为什么中性粒细胞会出现Alder-Reilly畸形?
- 49为什么中性粒细胞会出现May-Hegglin畸形?
- 50为什么要观察血小板形态?
- 51为什么反应性淋巴细胞增高有助于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52为什么血涂片可见卫星核淋巴细胞?
- 53为什么血涂片可见毛细胞?
- 54为什么淋巴细胞白血病易见涂抹细胞?
- 55为什么血涂片可见莫托细胞?
- 56为什么要鉴别小淋巴细胞与微小巨核细胞?
- 57为什么要鉴别单核细胞和中性中幼粒细胞?
- 58为什么血涂片检查可见内皮细胞?
- 59为什么髓外造血时血涂片检查可见幼稚细胞?
- 60为什么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和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形态不同?
- 更多......(共6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