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皮肤病
1 | 本病少见。两性发病率相似,常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肿瘤多发生在上颌的前部,表现为口腔有色素团块,也有发生于前囟、肩部、纵隔及附睾的病例。肿瘤可能来自神经嵴。临床上应与...... |
![]() |
2 | 本病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暂时性表现,约10%以上的婴儿有此现象,以突然发生的躯干肤色改变为特点,即以身体正中线为界限,一侧潮红,而另一侧苍白,虽然两侧皮肤颜色迥然不同,但尚难判断哪...... |
![]() |
3 | 本病又被译为泛发性黑变病(universal melanosis)、炭孩。Ruiz-Maldonado等于1978年首次报道1例3岁2月男孩,患儿为墨西哥籍人,出生时为白人,出生后第15天时面部、四肢色素增加,然后...... |
![]() |
4 | 婴儿臀部肉芽肿(Granuloma Gluteale Infantum)本病曾被认为是尿布皮炎的一种并发症,有关本病的报道有增多趋势。病因:本病发生于婴儿,多见于在尿布部位应用过糖皮质激素的患儿,因...... |
![]() |
5 | 本病临床少见,为局限性特发性脂肪营养不良,亦称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centrifugal lipodystrophy),均发生于儿童,90%的病例发病年龄在5岁内。报道较多病例是日本儿童。Imamuras等(1917...... |
![]() |
6 | 尿布银屑病又称婴儿银屑病(infantile psoriasis)。对尿布银屑病一词的含义目前尚有不同意见,有的学者认为尿布银屑病是尿布皮炎的同一词,临床上患儿的损害显示银屑病样特征,典型...... |
![]() |
7 | 1908年Leiner首先报道本病,又称莱内病(Leiner's disease)、Leiner-Moussous病(Leiner-Moussous disease)、落屑性红皮病(erythroderma desquamativum)。本病为婴儿全身皮肤潮红、脱...... |
![]() |
8 | 本病最初为Peterson(1981年)描述,并报道1例男婴。本病为发生于婴儿期的环状红斑,病因不明,皮损可反复出现,可能是对某些抗原物质的超敏反应,可自行缓解,病程数月至数年。国内顾有守...... |
![]() |
9 | 本病是以新生儿在出生时存在播散性紫色、红色、卵圆或圆形红斑、丘疹和结节性皮疹为特征的疾病,是真皮红细胞生成的表现。此病名亦可译为“越橘松饼婴儿”。病因:本...... |
![]() |
10 | 原因不明,尽管首报病例为黑肤色婴儿,但本病可发生于所有种族。有人认为与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为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部分病例在成功治疗疖病后发病。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在出生...... |
![]() |
11 | 本病是由于粪便中的氨生成菌(ammonia forming bacillus)在湿尿布上分解尿而产生氨,由于氨的刺激作用而发生的皮炎,应与肛门、外阴附近的白念珠菌感染相鉴别。临床表现为婴儿阴部...... |
![]() |
12 | 本症又称暴发性紫癜(purpura fulminans),在水痘及其他发疹性传染病的过程中而并发本症,亦可单独发病,其他亦可伴发于猩红热,以及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葡萄球菌或链球菌败血症,本...... |
![]() |
13 | 本症又称婴儿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Ⅵ型疱疹病毒疹或第六病,是一种常见的幼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其为在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而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病因及发病机制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