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银屑病又称婴儿银屑病(infantile psoriasis)。对尿布银屑病一词的含义目前尚有不同意见,有的学者认为尿布银屑病是尿布皮炎的同一词,临床上患儿的损害显示银屑病样特征,典型皮损经过温和治疗即可消退,大多数尿布银屑病患儿不继续发展为银屑病,故称其为银屑病样尿布皮炎(psoriasiform napkin dermatitis)或婴儿银屑病样脂溢性皮炎(psoriasiform seborrheic dermatitis of infancy)更为确切。然而有些原发性刺激性尿布皮炎和婴儿脂溢性皮炎的患儿,在症状上确实具有银屑病皮损形态的特征,而且这些患儿在多年后被证明发生真正的银屑病风险将增加,所以认为本病可能是银屑病的一种类型。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因皮疹首先发生于臀部及腹股沟等尿布易接触的部位,故有的学者认为其病因系尿中的尿素分解时产生的氨类刺激皮肤引起的变态反应。有些学者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因在患儿的直系家族中有患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湿疹和哮喘者,远较正常的家族中的发病率为高,而这些疾病对尿布银屑病的发生,又被认为有因果关系。尿布银屑病患儿家族中银屑病的发病率与自然人群中银屑病的发病率相比显著增高。尿布银屑病与银屑病两种患者家族中的银屑病的发病率相比较,也以前者为高,故认为尿布银屑病的发生是与银屑病有密切关系,而尿布银屑病又有可能是银屑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但是尿布银屑病患儿有三种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13、HLA-B17和HLABW35的频率与正常婴儿相比无区别,而真正的银屑病患者中,此三种HLA的频率显示有重要意义的增加。

本病中约有50%的患者合并皮肤念珠菌感染,系继发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皮疹的炎症加剧,但不是致病因素。

临床症状

本病好发于婴儿,多在出生后数日至9个月内发病,尤以2个月左右发病者最为多见。无性别差别。春夏季节发病者稍多见。先以臀及股部等接触尿布的隆起部位开始发疹,腹股沟及臀间等凹陷部位亦可累及。损害为暗红或红褐色斑块,大小不等,呈圆形、卵圆形或地图形,可相互融合,边界较清楚。斑块覆有银白色层层堆积的稀薄鳞屑,且以斑块的边缘处较多。斑块的周围可有粟粒至绿豆大的银屑病样丘疹,略呈卫星状排列。此类皮疹亦可蔓延至躯干及四肢的近侧端。头皮部亦常受累,为散在性浅红色斑片,覆以干燥性痂及鳞屑。面、颈及腋窝亦可发病,但较少见。皮损广泛者可形成剥脱性皮炎。播散性尿布银屑病可以发生明显的脓疱。在婴儿中偶见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少数患儿指、趾甲可呈点状凹陷或嵴状隆起。个别患儿可有地图样舌。一般无自觉症状。约有半数患儿从臀、股部的鳞屑中能查见念珠菌,其他部位的鳞屑中亦偶可查见。

本病一般持续2~4个月,如经适当治疗在1~10周内可痊愈,愈后一般不复发。但有少数病例可在本病的基础上发展成脂溢性皮炎或特应性皮炎,约有17%的本病患儿发展为典型的银屑病。

组织病理:表皮轻度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中度海绵形成,偶有表皮内出现水疱。真皮乳头部有轻度慢性炎细胞浸润。

诊断、治疗

诊断:根据好犯婴儿,有银屑病样皮疹,常先累及臀部等特点进行诊断。但需与寻常型银屑病、尿布皮炎、婴儿湿疹和皮肤念珠菌病等相鉴别。

治疗:外用2%~5%硫磺煤焦油软膏或10%鱼肝油软膏,可收到良好效果。如有念珠菌继发感染时,可外用1%~2%甲紫溶液、制霉菌素或联苯苄唑及特比萘芬霜治疗。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