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婴儿玫瑰疹)病因、症状表现、诊断治疗

  1. 首页
  2. 皮肤病学
  3. 皮肤病治疗大全
  4.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5. 疱疹病毒性皮肤病

本症又称婴儿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Ⅵ型疱疹病毒疹或第六病,是一种常见的幼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其为在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而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

病因及发病机制

长期以来普遍认为本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1986年Salahuddin等从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分离出一种病毒,尽管其基因与CMV相近且有交叉杂交反应,但其血清学和基因学上与其他已知5种人类疱疹病毒均不同,命名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1988年Yamanishi等自4例本症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分离出一种病毒,证实为HHV-6,他们首先提出HHV-6是本病致病因子,后得到普遍公认。HHV-6属DNA病毒,在形态学上具有人类疱疹病毒的典型特征,但在生物学和某些形态学上又与前5种人类疱疹病毒(即HSV-Ⅰ及Ⅱ,CMV,VZV及EBV)不同,HHV-6有A、B两个基因型,两型之间有广泛的抗原交叉反应,其中B型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本病急性感染期出现HHV-6病毒血症,尔后出现抗HHV-6抗体,大多数被感染者为亚临床感染而无临床表现,大约1/3的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初次感染后病毒在人体内持续存在,可从唾液中检测到该病毒,因此本病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染。

本病除与HHV-6感染有关外,还与HHV-7感染有关(详见Ⅶ型疱疹病毒疹),且初次感染可能相继由该两种病毒所引起。

临床表现

本症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冬春季节,偶有小的流行。潜伏期10~15天,多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生高热,体温39~40℃以上,患儿除有食欲不振外,一般精神状态无明显改变,但亦有少数病人可发生嗜睡、惊厥、恶心、呕吐、咳嗽、鼓膜炎症、口周肿胀及血尿等,枕后及颈部淋巴结常肿大。

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在24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在热退时出现玫瑰红色斑丘疹,很少出现水疱。通常先发生于颈部及躯干,以后渐渐蔓延到四肢及面部,而颊、肘、膝以下及掌跖等部位多无皮疹。经1~2天后皮疹即消退不留任何痕迹。据日本永山报道,在发病第1天即从发热开始,在腭垂两侧见有常色小颗粒,第2天稍增大,为1~3mm结节状突起,周围充血,形成带有红晕的黏膜斑,出现皮疹后,该黏膜斑即逐渐消退。因此认为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严重的并发症很少发生,有报道患儿可出现HHV-6脑病、肝炎、噬血细胞综合征等。在发病第1~2天,白细胞可增高,但发疹后则减少,而淋巴细胞则相对地增多。

诊断及鉴别诊断

若2岁以下的婴幼儿突然高热,无其他系统症状,热退时出现皮疹,应考虑本症。本病需与麻疹、风疹等进行鉴别,确定诊断主要依据是血清抗HHV-6抗体的检测,也可进行病毒分离或PCR检测病毒DNA。血清抗HHV-6抗体的检测常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gM型抗体在发疹后5~7天出现,2周达到高峰,持续2月。病毒分离需要特殊的实验设备,大多实验室不具备;分子生物学检测可用PCR或RT-PCR检测HHV-6DNA,但需要定量法才能确定与发病的关系,因为HHV-6感染后,2/3以上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病毒持续阳性。

治疗

对于轻型患者可卧床休息,给予适量水分和营养。高热时可给予退热剂及对症治疗。但对免疫受损的婴幼儿或严重病例,则需抗病毒治疗,可试用更昔洛韦、西多福韦、膦甲酸钠治疗。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