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P-on-T综合征(P-on-T现象、P波骑T现象)

    英文:P-on-T syndrome;
    同义名:P-on-T现象、P波骑T现象。概述P-on-T综合征是指患者发生房性心律失常时,心电图有异位P波落在T波的位置,易引发房颤,可见室内差异传导或QRS波未下传

    1
  • P波电交替现象的心电图特征、发生机制、临床意义

    心电图特征 PP间期、PR间期均必须固定,以确保是同一起搏点的激动,多见于窦性心律,亦可见于房性心律。 交替出现两种形态的窦性P波,其振幅互差≥0.1mV,时

    2
  • 逆行P波、正相逆行P波

    逆行P波逆行P-波基本概念:起源于心房下部、房室交接区或心室异位激动逆传心房时所产生的P波极性与窦性P波刚好相反,称为逆行P-波,常用P-表示。心电图特征 P-波在Ⅱ、Ⅲ

    3
  • P波缺失

    一过性窦性P波缺失窦性停搏心电图特征: 长P-P间期与短P-P间期之间无倍数关系; 长P-P间期>1.80~2.0s(白天1.80s,夜间2.0s)或长P-P间期大于短P-P间期的1.5倍。 临床意义:

    4
  • P波电交替

    心电图特征 P-P间期、P-R间期均必须固定,以确保是同一起搏点的激动,多见于窦性节律。 交替出现两种形态的窦性P波,其振幅互差≥0.1mV,时间可有轻度互差。 两种形态P

    5
  • P波低电压

    常规十二导联P波振幅均<0.1mV,称为P波低电压或振幅降低。心电图特征 所有导联P波振幅均<0.1mV。 QRS波群低电压(肢体导联QRS波幅<0.5mV或胸前导联QRS波幅<1.0mV)。 T波低

    6
  • 游走性P波

    窦房结内游走节律:起搏点在窦房结头、体、尾部游走不定引起P波形态、频率改变者。其心电图特征为: P波极性一致,振幅由高→低或由低→高周期性改变,但不出现逆行P-波

    7
  • 房间隔阻滞型P波

    房间隔阻滞型P波是指Ⅱ、Ⅲ、aVF导联P波呈正、负双相伴时间≥0.12s。见于不完全性左心房内传导阻滞伴左心房逆行传导,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房内传导阻滞。表现为窦性冲动在左

    8
  • 右位心型P波

    心电图上具有特征性改变的是镜像右位心,有以下5个特征: Ⅰ导联上P-QRS-T波群均倒置,呈正常者的倒像。 Ⅱ与Ⅲ导联、aVR与aVL导联图形互换,aVF导联图形不变。

    9
  • 间歇性P波改变

    窦性心律时,其P波形态、振幅呈间歇性改变,见于间歇性心房内传导阻滞、P波电交替、窦房结头部与尾部交替性或间歇性发放冲动等。间歇陛心房内传导阻滞:在P-P间期基本规则时,间歇

    10
  • 巨大型P波

    凡是P波时间≥0.lls、振幅≥0.25mV者,称为巨大型P波。心电图特征 P波振幅增高:在Ⅱ、Ⅲ、aVF导联P波振幅≥0.25mV,V1、V2导联P波振幅≥0.15mV。 P波

    11
  • 交感型P波

    交感神经兴奋时,如运动、紧张等因素引起心率显著增快,可使原正常的P波,其振幅明显增高,出现类似“肺型P波”特点,称为交感型P波。系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房肌除极速度加

    12
  • 先心型P波

    因该P波常见于先心病患者,故称为“先心P波”。心电图特征 P波形态高尖:在Ⅱ、Ⅲ、aVF导联P波振幅≥0.25mV,V1、V2导联P波振幅≥0.15mV,V5导联P波振幅≥0

    13
  • 肺型P波

    因该P波常见于慢性肺心病患者,故称为“肺型P波”。发生机制:因右心房除极比左心房早,且较早结束除极,故右心房扩大、肥大或右心房内传导功能减低时,其除极时间虽然有所

    14
  • 二尖瓣型P波

    因该P波常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故称为“二尖瓣型P波”。发生机制:当左心房扩大、肥大或房间束(Bachmann束)、左心房内传导功能减低时,将导致左心房除极时间延长

    15
  • 电轴左偏型P波

    心电图特征 Ⅰ、aVL导联P波直立,其振幅大于Ⅱ导联的P波。 Ⅱ导联P波低平或正、负双相,Ⅲ、aVF导联P波呈正、负双相(Ⅲ导联P波可浅倒)。 aVR导联P波浅倒或负、正双相。

    16
  • 正常窦性P波

    心电图特征 P波极性:在Ⅱ、Ⅱ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V1导联呈正、负双相或直立,V5、V6导联直立。 P波肘间:各导联P波时间<0.lls,两切迹的峰距<0.04s。 P波振幅:Ⅱ、Ⅲ、aVF导

    17
  • 异常P波

    心房异常(肥大、扩张)发生后,心房的兴奋状态发生变化,P波的形状、宽度也随之变化。在后天性瓣膜病、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等疾患中,心房有各种程度的负担加重。心房肌层与心室肌层相

    18
  • P波的形成

    心房兴奋时,在心电图上描记为P波。因为P波与心房的收缩有关,所以如果心房发生某些变化时,P波的波形和宽度也随之变化。为了理解P波的变化,有必要搞清楚正常P波为何具有这样的图

    19
  • 波的形态:P波、T波

    向上:直立(阳性,+,positive)。 向下:倒置(阴性,-,negative)或逆向(inverted)。 向上向下两者均有:双向(biphasic)。一种开始为向上(+),然后是向下(-)的双向(±)波形,相反另一种开始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