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方案设计原则

实用性原则。贯彻实用性原则,就必须从调查研究的实际需要和调查者主客观条件出发,慎重设计调查方案。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隐蔽性强,难以取证,给公安机关治理打击带来诸多困难;加之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在依赖性方面与传统毒品吸食者不同,对毒品的依赖程度主要表现为精神上或心理上的依赖,身体上的依赖性表现不是很明显,所以很难确认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即使各公安机关通过现场抓获并缴获新型合成毒品且通过尿检确认其为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也常因为没有明显的生理依赖性,而大多采取行政罚款,没有将其送进强戒所,所以选取样本的难度大。因此,在设计调查方案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样本的选取与确定,以贯彻适用性原则。

时效性原则。设计调查方案必须充分考虑时间效果。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服食的时间十分特殊,一般是在晚上11点后,在舞厅或其他娱乐场所的包厢里进行,且对陌生人警惕程度高,参与式的调查很难进行,因此设计调查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调查的时效性。

经济性原则。设计调查方案必须努力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力争用最少的人、财、物和时间投入,取得最大的调查效果。

一定的弹性原则。就以选取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样本为例,由于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的不确定性,若要采取严格的抽样,就很难获取样本,调查也无法进行。因此设计调查方案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以保证获取足额的样本。

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调查工作的目标

本书围绕新型合成毒品的滥用问题,以在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的“毒祸重灾区”和禁毒斗争“前沿主阵地”云南为例,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展开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重点是针对当前云南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的现状加以客观的分析评价,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研究在理论价值上,可促进对云南毒品问题的研究向多角度、全方位纵深拓展,从而为云南乃至全国的打击新型合成毒品滥用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而从应用价值来看,则主要体现为三点:

首先,通过对目前新型合成毒品滥用在云南的现状进行系统深入的社会学、经济学分析,可使各级禁毒领导机关、执法及教育、文化等相关部门对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的现状有一个更加全面、清晰的了解,以深化对新型合成毒品泛滥严峻态势和禁毒斗争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

其次,本书拟在全省各地的新型合成毒品滥用人群中采用偶遇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并挑选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通过对其吸毒行为和吸毒心理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同时还将就各地公安禁毒执法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对新型合成毒品滥用人群的管理、矫治、预防教育,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相关内容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结合云南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遏制新型合成毒品的对策,为云南禁毒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和宏观决策依据,并为禁毒执法部门在具体工作中提供指导。

再次,将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的具体行为进行透视和分析,以充分揭示其违法手段的隐蔽性与危害性。

总之,本书对于推进云南禁毒斗争向纵深发展,及时解决禁毒工作中所出现的新问题,维护社会良性运行与边疆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调查内容与调查工具

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目前新型合成毒品滥用在云南的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昆明、保山、临沧、西双版纳等地的强制戒毒所、自愿戒毒所收治的新型合成毒品滥用人员及上述各地禁毒部门查获的新型合成毒品滥用人员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典型个案剖析,通过与传统毒品的比较,揭示新型合成毒品滥用在成因、特点、滥用人群、扩散途径等方面的诸多差异,以及其形成的内在机制与传统毒品的不同之处。同时针对新型合成毒品滥用人群心理特征的特殊性与共性,并以其特殊性为主要依据,对新型合成毒品滥用人群进行分类。

第二部分是与当地禁毒委、禁毒支队(大队)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座谈访谈,完成专题调查,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综合治理新型合成毒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的调查内容,则是通过各种家庭依附、学校依恋、朋辈关系等各种社会指标反映出来的。

调查地域

主要为昆明市、保山市、临沧市、德宏州、西双版纳州等毒品重灾区的强制戒毒所、自愿戒毒所、禁毒支队及禁毒委等相关部门及境外缅甸第二特区佤邦政府所在地——邦康。

调查时间

2006年2月前往西双版纳、普洱(原思茅)两地与上述相关部门进行座谈,物色并培训了公安队伍的两位同志负责对戒毒所及临时抓获的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进行访谈及背景资料搜集。2006年3月初去佤邦,与佤邦政府相关人士进行访谈并通过实地调查,明晰了佤邦新型合成毒品对我边境渗透形势。2006年4—10月,与昆明市相关部门进行访谈并完成问卷调查,与此同时,在保山、临沧、德宏等地,物色并培训好调查员,完成问卷调查。2006年11月—2007年1月去保山、德宏、临沧进行实地调查,并与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访谈。

调查指标的设计

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现象十分隐蔽,且由于身体的戒断依赖性不强,很难获取样本。加之被抓获的新型合成毒品吸食者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其吸食新型合成毒品的一些情况,有着强烈的对抗心理,因而设计好调查指标,使之具有操作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调查指标的设计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研究假设—社会指标—调查指标的分解过程。因此,明确的研究假设是设计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的指导思想。设计社会指标必须首先明确研究假设,并紧紧围绕研究假设来设计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

本次调查的理论假设主要有:其一,较之传统毒品,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行为的形成机制、危害及特征等有其独特性。其二,按照赫希的相关理论,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应与其对家庭、对学校的依恋程度及本人的信念、投入时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因此,在设计调查指标时,要充分进行文献检索、试调查与专家访谈,以保证证实或证伪上述的理论假设。整个指标体系分为如下几大块:

第一块是根据多年的毒品研究成果,探索设计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的一些基本状况指标。主要包括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的人口学指标,如性别、年龄、户口等;以及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的经济学指标,如个人年收入、父母年收入、家庭年收入、家庭年人均收入等;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的社会学指标,如婚姻、职业、父母职业、教育程度、父母的教育程度等。

第二块是根据传统毒品与新型合成毒品的成瘾原理与消费规律,探索设计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吸食行为的特征指标。主要包括第一次服食新型合成毒品的相关指标,如时间、地点、原因、吸食方式、吸食环境等;成瘾后吸食新型合成毒品的相关指标,如吸食频率、毒品来源、吸食环境、常用毒品种类、消费钱财、成瘾时间、购毒资金来源等;吸食新型合成毒品后所产生的危害性相关指标,如记忆力下降、产生暴力倾向、体质下降、感染疾病、诱发其他犯罪等。

第三块是根据赫希社会控制论的观点,设计家庭因素对滥用新型合成毒品行为影响的相关指标。主要包括家庭的凝聚力大小,如互相帮助、亲密程度、关爱程度、互相尊重等;家庭的和谐程度,如是否存在父母吵架、家庭暴力、言语伤害等状况;父母的教育方式与沟通方式,如沟通技巧、教育技巧、讨论问题、支持程度等;父母对子女的了解程度,如爱好情况、交往情况、活动情况等;父母的日常行为,如读书、酗酒、打牌搓麻将、是否自杀等。

其他几块是根据萨瑟兰的社会交往与学习理论,设计朋辈群体对滥用新型合成毒品行为影响的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朋友数量的多少,1个还是2个,最多5个;朋友的爱好与偏常行为指标,主要包括吸烟、喝酒、服用毒品、旷课、与其他年轻人打斗、与父母打斗、谈论自杀、偷盗、发生非婚性关系等。

根据赫希社会控制论的观点设计个人投入时间因素对滥用新型合成毒品行为影响的相关指标,同上。此外,还设计了个人信念因素对滥用新型合成毒品行为影响的相关指标,主要包括对教育的认识、对自身努力程度与成功的认识、对金钱与权力的认识、对人生意义的理解等。

根据上述新型合成毒品滥用指标按相关假设与前期研究理论成果的相关要求,进行认真归纳、分析、初筛、重筛之后初步确定下来,制成问卷。2005年10月底,笔者与云南警官学院禁毒系的4位学生进行了试调查,完成问卷20份。

经过试调查后,按照指标设计的相关原则与要求,并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对问卷的相关内容与指标进行第一次修正。2005年11月初,将问卷交予云南警官学院与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相关禁毒专家审阅,对问卷进行第二次修正,经充分讨论后,最后确定指标,制作正式问卷。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2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