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①直接涂片湿片镜检:由于临床送来的胆汁并非一定按照标准要求采集,所以必须采用直接湿片法进行样本合格性筛查。外观墨绿色透明黏稠为正常的胆囊胆汁;当送来的胆汁为金黄色时提示胆汁混入胰液,说明胆汁采集的部位可能是胆总管;当胆汁黏稠度下降,颜色变浅,透明度下降,失去原来的外观,则提示病理性胆汁或样本质量问题。滴一滴胆汁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发现不均一性絮状沉淀物,暗视野下沉淀物中有大量细菌积聚,则提示胆汁已被肠内容物污染,标本不能采用;如果只有多边形结晶,则提示患者存在结石;如果外观呈现脓性,或者有蛋白凝块,血性凝块,镜下可见白细胞,则说明胆汁为感染性,例如化脓性胆管炎。②涂片染色检查:除特别稀薄的透明胆汁外,一般情况下胆汁无需离心,直接涂抹制成薄片,干燥后做革兰染色。镜下如果见到较多面积较大的红色蛋白凝块,或者脓细胞,或细胞碎片(由于胆汁能破坏细胞,当炎症较轻时,渗出的少量细胞可被胆汁破坏仅留下细胞核碎片)可见,细菌为单一形态,表示胆汁为感染性胆汁,标本合格,培养结果有较高参考价值。而如果涂片中出现颗粒性聚集物,聚集物中G+球菌、G−杆菌、G+杆菌均出现,则说明标本被肠内容物污染,培养结果没有参考价值,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如何进行胆汁标本的涂片检查?
- 首页›
- 微生物›
- 临床微生物检验问答›
- 样本采集运送和处理›
- 无菌体液›
- 心包液、关节液和鞘膜积液标本如何接种培养?
- 心包液、关节液和鞘膜积液标本的运送与保存时间是什么?
- 心包液、关节液和鞘膜积液标本的采集方法有哪些?
- 鞘膜积液标本送检的疾病指征有哪些?
- 鞘膜积液标本送检的症状指征有哪些?
- 关节液标本送检的疾病指征有哪些?
- 关节液标本送检的症状指征有哪些?
- 心包液标本送检的疾病指征有哪些?
- 心包液标本送检的症状指征有哪些?
- 为什么胆道感染推荐做L型细菌培养?
- 胆汁培养的临床意义?
- 胆汁培养如何接种?
- 如何进行胸腹水标本需氧培养的接种?
- 如何进行胆汁标本的涂片检查?
- 如何进行胸腹水标本涂片检查?
- 胆汁标本的运送及保存方法是什么?
- 胆汁标本的采集方法有哪些?
- 胆汁标本的采集时间在何时?
- 胆汁标本送检的疾病指征有哪些?
- 胆汁标本送检的症状指征有哪些?
- 胆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胆汁的产生及其主要成分有哪些?
- 胸腹水培养标本的运送与保存时间?
- 腹水标本采集的疾病指征有哪些?
- 腹水标本采集的症状指征有哪些?
- 为什么在采集胸水时常会发出异常的臭味,从此能推测出什么?
- 为什么细菌感染时可出现渗出性胸腹水?
- 如何区分胸腹水标本为漏出液还是渗出液?
- 胸腹水标本采集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 如何正确采集胸腹水标本?
- 应何时采集胸腹水培养标本?
- 腹水标本送检的疾病有哪些?
- 胸水标本送检的疾病指征有哪些?
- 胸水标本送检的症状指征有哪些?
- 脑脊液分枝杆菌培养如何操作?
- 结核性脑膜炎的送检指征是什么?
- 何时应做脑脊液的厌氧培养?
- 如果实验室无CO2培养箱,怎样实行CO2培养?
- 在未知脑脊液标本存在何种细菌时如何选择培养环境?
- 脑脊液标本在接种前,平板需预温30分钟,为什么?
- 脑脊液标本的增菌用血培养瓶合适吗?为什么?
- 在何种情况下需对脑脊液进行分枝杆菌的培养?应如何培养?
- 怀疑有真菌感染的脑脊液应选择什么培养基?
- 如何选择脑脊液标本的培养基?
- 直接镜检查隐球菌是否一定要用墨汁染色?
- 实验室接到脑脊液标本后如何处理?是不是所有的脑脊液都要培养?
- 细菌室收到不合格脑脊液标本应如何处理?
- 细菌室接到脑脊液标本后应如何验收?
- 脑脊液病毒检测在标本运送中应注意什么?
- 为什么脑脊液送检时需要保温?
- 为什么细菌室要求护士在采集脑脊液后立即送到细菌室?
- 采集脑脊液标本时应注意些什么?
- 在何种情况下应慎做或禁做腰穿?
- 如何采集脑脊液标本?
- 应何时采集脑脊液培养标本?
- 脑脊液培养的送检指征有哪些?
- CRBSI的短期外周导管培养方法?培养结果解释?
- 对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留置口疑有CRBSI患者推荐的培养方法?
- CRBSI诊断依据是什么?
- 导管尖端培养是否可以用肉汤增菌?正确的做法有哪些?
- 血管内导管尖端标本培养结果的解释?
- 血管内导管尖端标本如何培养?
- 如何采集血管内导管尖端标本?
- CRBSI的发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是什么?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主要有哪些名称的缩写?
- CRBSI(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概念有哪些?
- 是否有必要对怀疑菌血症患者的血液标本直接革兰染色镜检?
- 若血培养仪提示有菌生长,但革兰染色未见细菌应如何处理?
- 血培养瓶的肉汤内似有细菌生长的现象,但转种培养又不生长的原因?
- 血培养瓶中有菌生长时应如何处理?
- 血培养瓶培养过程中应如何观察和处理?
- 细菌室收到合格血培养标本后应如何处理?
- 细菌室收到不合格血培养标本应如何处理?
- 细菌室接到血培养瓶后应如何验收?
- 血培养标本采集后送检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 高室温对自动化血培养系统的血培养,不能立即送检会造成什么影响?
- 血液标本采集后不能立即送到细菌室怎么办?
- 行血培养前应注意哪些问题?
- 采集血培养标本的最佳方案是什么?
- 血培养为何婴幼儿1~2ml、儿童抽3~5ml,成人5~10ml?
- 血液、骨髓标本采集量应该多少比较适宜?
- 血培养标本采集过程中应注意什么?怀疑为CRBSI时如何操作?
- 如何采集骨髓标本?
- 如何采集血液培养标本?
- 为什么要求临床多次采集血培养标本?
- 持续性菌血症在何种情况下发生?
- 间歇性菌血症在何种情况下发生?
- 暂时性菌血症(一过性菌血症)在何种情况下发生?
- 菌血症的临床症状有几种?
- 怀疑螺旋体(如回归热螺旋体)感染时应何时采集血标本?
- 怀疑分枝杆菌感染时应何时采集血标本?
- 怀疑急性心内膜炎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时应如何采集血标本?
- 何时为疑似沙门菌感染患者采集血标本培养的最佳时机?
- 怀疑布鲁杆菌感染时应如何采集血标本?
- 不明原因(无明显感染病灶或未找到发热原因)患者应如何采集血标本?
- 一般情况下何时采集血培养标本阳性率较高?
- 影响血培养阳性分离率的因素有哪些?
- 骨髓培养的送检指征有哪些?
- 血液培养的送检指征有哪些?
🔒 会员解锁全文 + 全文下载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7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