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肠热症是伤寒和副伤寒病的总称,主要由伤寒沙门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典型伤寒病的病程都较长。在感染初期,细菌到达小肠后,随即侵入肠黏膜上皮细胞,此时部分病菌被巨噬细胞吞噬并在其胞质内繁殖,部分则经淋巴管进入回肠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滤泡及肠系膜淋巴结,并在其中繁殖,经胸导管进入血流,引起第一次菌血症。此时相当于病程的第1周,称前驱期。患者有发热、全身不适、乏力等。随后,细菌随血流至骨髓、肝、脾、肾、胆囊等处,并在其中大量繁殖,细菌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二次菌血症。此期患者症状明显,相当于病程的第2~3周,患者持续高热,肝脾大,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部分病例皮肤出现玫瑰疹。存在于胆囊中的细菌随胆汁排入肠道,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部分菌可再次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在原已致敏的肠壁淋巴组织中产生严重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和单核细胞浸润引起坏死,脱落而形成溃疡,若波及病变部位血管可引起出血,若侵及肌层与浆膜层则可引起肠穿孔。而随血流到达肾脏中的细菌可随尿液排出。第4周,随着抗体的产生和效价的升高以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加强,以及在抗体免疫调理作用下白细胞吞噬杀菌能力增强,患者进入恢复期,随着血液中细菌的逐渐清除,患者逐渐康复。典型伤寒的病程约3~4周。病愈后部分患者的肾脏和肠道中的细菌还将继续存在一段时间,粪便或尿液将继续排菌3周至3个月,称恢复期带菌者。约有3%的伤寒患者会成为慢性带菌者,细菌在带菌者的骨髓网状内皮系统中具有较高的浓度。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7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