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内分泌代谢研究技术

  • 首页
  • 内分泌学
  • 理论与技术
  • 内分泌代谢研究技术
    • 分子生物学与内分泌学

      分子生物学技术推动着临床内分泌学迅速发展,由于分析基因表达和鉴定遗传改变的能力不断提高,内分泌学研究的焦点已发生转变。从前内分泌学着眼于激素分泌研究,现在的注意力已转

      1
    • 基因结构研究

      一系列特异性作用于DNA和RNA酶的发现使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很快。使用这些酶为工具,特定的DNA片段可以多种来源重复获得,不同来源的DNA片段可通过重组DNA技术来产生新的DNA分子

      2
    • 基因调控和基因功能

      mRNA表达分析不仅为各种组织中的基因转录方式提供了信息,而且为进一步分析用外源刺激(如激素)下表达的组织特异性机制以及其调控提供了方法。细胞中mRNA的量依赖于mRNA的稳定性

      3
    • 分子生物学技术推测基因及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复杂基因组:现代分子分型技术主要包括质粒DNA图谱分析、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的染色体DNA分析、核酸探针杂交、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PCR和多位点序列分析(MLS

      4
    • 细胞培养技术(相关方法步骤、注意事项)

      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是指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无菌、适宜温度、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等),使之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培养物多为单一细胞群,特殊情况

      5
    • 胰岛细胞培养包括多个技术步骤

      1. 胰岛的分离胰岛分离的胰腺标本一般来源于人、猪、鼠。胰腺组织最好即取即分,如暂不能分离,可将组织放4℃保存,一般来说,保存时间不宜超过18小时,时间越长,组织细胞所受的损伤越

      6
    • 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关键是移植细胞长期存活并增殖

      分离操作本身常对胰岛细胞造成较大的损害,致使胰岛细胞功能下降,胰岛细胞分离纯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移植的成败。成功分离胰岛细胞的标准,应该是以最快的速度分离出体积大、数量

      7
    • 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必须进行表型鉴定

      无论是成骨细胞还是破骨细胞,都是由骨髓细胞分化而来,因而可利用骨髓细胞,加入诱导剂并在合适的基质上培养,使其向成骨细胞显型转化,从而培养出成骨细胞。这种方法培养出的细胞具

      8
    • 破骨细胞培养存在诸多技术难题

      成年动物的破骨细胞位于骨陷窝内,其数量少,难以分离。目前所用的破骨细胞一般取材于24小时内出生的鼠或出生不满10天的猪或兔,也可用胎儿的长骨。成年动物的破骨细胞培养一般采

      9
    • 核素标记技术:125I标记技术

      目前已应用核素标记技术成功检测的物质多达300余种,核素标记是测定各种微量物质和受体分析最常用的手段。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有125I、131I、3H、14C、35S和32P等,内分泌临床和科

      10
    • 核素标记技术:35S标记技术

      采用氯胺T标记法获得125I标记GAD(或IA-2)抗原而建立的放射免疫法检测GAD-Ab或IA-2A,因可能在标记过程中对抗原部分损伤或掩蔽了部分抗原表位而导致灵敏度下降。笔者的研究结果

      11
    • 核素标记技术:32P 标记技术

      32P标记用于细胞代谢和蛋白磷酸化研究放射性标记法研究蛋白质磷酸化的传统方法是将放射性核素32P标记到磷酸化蛋白质上,经一维或二维凝胶电泳进行分离,然后通过放射自显影来检

      12
    • 核素标记技术:3H-TdR 掺入技术

      3H具有良好示踪作用细胞在合成、分裂、增殖时需要摄取各种嘧啶核苷,氚标记脱氧嘧啶核苷酸 (3H-TdR)作为DNA补救合成的前体,可较特异地掺入细胞DNA中。因氚能放射出低能 β射

      13
    • 放射自显影术

      放射自显影用于细胞功能研究放射自显影术(autoradiography)实验应用广泛,其原理是研究材料中的放射性核素释放的射线可作用于感光乳胶,使其中的卤化银感光形成潜影,再经显影剂和

      14
    • 液体闪烁计数技术

      (一) 液体闪烁计数技术应用广泛放射性原子发出的放射粒子与能够产生一定波长光谱的分子发生碰撞后,后者能产生某种光波而被液闪仪测量。为完成这一过程,需将放射性核素悬于或溶

      15
     25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