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预防
1 | 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即对已明确糖尿病诊断的患者进行适当的治疗,减少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避免重要脏器功能出现衰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并发症与控制...... |
![]() |
2 | 2型糖尿病的二级预防即对已进入IGT阶段的患者的预防,使他们不进入或少进入临床糖尿病阶段。2型糖尿病明确诊断时除有胰岛素抵抗外,beta;细胞功能也有减退,大约丧失50%左右,确诊...... |
![]() |
3 | 2型糖尿病的第一级预防即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是针对非糖尿患者群,即对糖尿病易感人群和已有糖尿病潜在表现的人群,通过有针对性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 |
![]() |
4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WHO 1997年报告,199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为1. 25亿,预测到2025年将猛增到2. 99亿,...... |
![]() |
5 | 近年来,植物降血糖成分的研究进展较快。目前发现的降血糖成分有多糖和糖苷类、生物碱、黄酮及其苷、皂苷和萜类等多种化学结构类型。其中多糖类有24种结构的86种化合物,是所有...... |
![]() |
6 | 在T1DM的自身免疫过程中,Th1亚群及其细胞因子产物IL-2、IFN-gamma;、TNF-beta;等占据主导,其作用强于Th2亚群及其细胞因子IL-4、IL-10。Th1型细胞因子可引发胰岛炎中免疫/炎...... |
![]() |
7 |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免疫调节剂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促进T细胞分化,使免疫反应以Th2细胞为主,包括弗氏佐剂、卡介苗、双羟维生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抗白介素-12抗体、磷酸二酯...... |
![]() |
8 | 研究证实,给予平均年龄15. 4岁的1型糖尿病患者环孢素A干预,45%患者1年内病情缓解,不需要胰岛素干预,糖化血红蛋白和C肽水平恢复正常;而停药数周后,病情全部复发。提示用T细胞功能...... |
![]() |
9 | 自身抗原疫苗自身抗原疫苗(self-antigen vaccine)。研究发现,如果在自身免疫反应前期给予一定数量的可溶性beta;细胞的自身抗原则可以预防1型糖尿病的发生,甚至在胰岛炎发生之...... |
![]() |
10 | 1型糖尿病是一种在遗传基础上由环境因素触发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对胰岛多种抗原成分失去耐受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分子与其处理的B细胞抗原共同激活辅助性...... |
![]() |
11 | T1DM的预防见本书第75章,下面简述儿童T2DM的预防与筛查。儿童肥胖是产生儿童T2DM的土壤,因此对儿童肥胖症的防治是预防儿童T2DM的根本。国内外成年人循证医学的结果一再证明,改...... |
![]() |
12 |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包括血糖监测、尿糖监测、尿蛋白监测、眼底监测、血脂监测、膀胱功能监测、糖尿病足监测及血压、体重的监测等。血糖监测用胰岛素治疗和口服降糖药物治...... |
![]() |
13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具有遗传易感性,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发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主要...... |
![]() |
14 | 生活方式干预IGT是公认的糖尿病危险因素,国际和国内都有大量研究结果证实对其干预的有效性,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潘孝仁教授,于1986年在我国大庆率...... |
![]() |
15 | 早期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资料显示,有大约30%~60%的DM没有得到诊断。临床经验证明,初次就诊的DM病人约半数已经合并并发症。DM发生后血糖控制十分困难,即使血糖达到了控制标准,也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