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是一种在遗传基础上由环境因素触发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对胰岛多种抗原成分失去耐受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分子与其处理的B细胞抗原共同激活辅助性T淋巴细胞中的Th1细胞,抑制Th2细胞,造成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等分泌增多,IL-4、IL-10等减少,导致细胞因子不平衡;进而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从而产生氧自由基、一氧化氮、细胞因子(IL-1、TNF-α/β、IFN-γ)等,对胰岛β细胞产生直接毒性。

1型糖尿病主要发生于青少年,一旦患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以维持生命,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型糖尿病可以造成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威胁患儿的生命。因此,对1型糖尿病理想的方法是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防止、减少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1型糖尿病临床发病之前有一个较长的糖尿病前期阶段,在此阶段应用免疫耐受及免疫干预治疗等措施,以期阻止胰岛β细胞的免疫破坏过程,可以达到预防或减轻T1DM的作用。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将使在人群中大规模的进行抗体检测和进行特定遗传标记物检测成为可能,从而有助于筛查出可能发展为1型糖尿病的高危个体,为1型糖尿病的预防提供一定的先决条件。

近年来,随着1型糖尿病遗传免疫发病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1型糖尿病的预防研究领域也取得了较快进展,目前一系列采用免疫干预等策略防止临床糖尿病发生的课题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以表达特定抗原蛋白的核酸作为疫苗来预防疾病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与关注的热点。晚近,人们已将它应用于T1DM的预防研究。其主要思路是将编码T1DM相关自身抗原(或肽)、CD分子或Th2型细胞因子的核酸序列插入质粒病毒载体构建成相应的疫苗,再通过各种免疫途径将该疫苗接种非肥胖糖尿病(NOD)幼鼠,诱导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从而达到延缓或阻止糖尿病发生的目的。

根据作用机制和环节的不同,1型糖尿病预防研究的策略主要包括诱导免疫耐受、免疫抑制、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及自由基免疫干预、中药免疫干预等几个方面,具体分述阅览下一篇。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7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