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窦房结以外部位发生的刺激(异位刺激)而引起的高度心动过速,其特征为突然的阵发性发作,持续一段时间后又突然消失。
阵发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tachycardia)按异位刺激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交界性)和室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可表现出多种形式,有的持续一段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有的连续发生3~10个期外收缩而停止(短阵型short run)、有的则表现为反复短时间发作而中间夹杂着窦性心律(repetitive型)。还有心房和心室分别受到不同的刺激而同时发生心动过速(二源性心动过速 double tachycardia)以及方向相反的QRS交替出现(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 bidirection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等类型。
由于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率快,患者会有心悸、胸部压迫感、胸痛等自觉症状。如果长时间持续发作,有时会发生心功能衰竭。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预后良好,有时也可见于健康人,但室性心动过速则是高度危险的心律失常之一。
从心房到房室交界区,其中的任何部位受到刺激而突然发生的心动过速,被称为心房性(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atrial tachycardia;PAT)和交界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AV junctional tachycardia)。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将两者区别开来,因而临床上常称之为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除外WPW综合征,多数病例在安静时显示为正常心电图。
发生的原因基本上是因折返(reentry)所致。
原因:虽然有时原因不明,但基础心脏疾病多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的原因。特别是WPW综合征为重要原因。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类药物等)和交感神经紧张与功能亢进时也可发生。心率非常快时,有可能发生心搏出量下降,引起心肌缺血和脑缺血等。
治疗:确认原因,进行治疗。也可在心电监测下,进行刺激迷走神经的操作(按压颈动脉窦、压迫眼球等)。药物治疗可给予维拉帕米、普鲁卡因胺、丙吡胺、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ATP等。如果发生心搏出量显著下降的紧急情况,应进行直流电除颤和电复律治疗。
系统医学科普站点:天山医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heart/ecg/qsecg/xlsc/tachyarrythmia/75.html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是一种获得性红细胞本身缺陷引起的溶血病,同时伴造血功能不足,血管内溶血和静脉血栓。1866年报道首例,曾
英文:posrural orthosi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
同义名:特发性直立不耐受综合征、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直立性
英文:posttachycardia syndrome;
同义名:心动过速后T波改变。概述心动过速后综合征是患者发生心动过速中止后,心电图T波改变持续并伴
同义名:阵发性心动过速后并发症、阵发性心动过速亚型。1964年首由Rosenbach报道,Rosenbach综合征是患者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时,伴有胃
英文:paroxysmal supravent ricular tachycardia,PSVT;
同义名:Bouveret综合征、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特发性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阵
英文:inherited SCD syndrome-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CPVT;
同义名:儿茶酚胺依赖性多形性室性心动
英文:cardiac asthma syndrome;
同义名:Ridley综合征,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综合征。心源性哮喘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左心衰竭,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