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是从心室突然发生连续刺激而形成的心动过速。
多数情况下,短联律间期的室性早搏为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的契机,通过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手段发现,即使是健康人也会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约10%)。
同样是心动过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一样,室性心动过速也会影响到血流动态,但室性心动过速的危险性远比室上性心动过速高。室性心动过速会导致血压低下,发生胸痛,特别是容易转变为心室颤动,致命性危险性大。如果室性心动过速诊断确立,需要紧急处理。
原因:在重症心脏疾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经常发生。其他可见于重症心肌炎、重症心衰、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心脏疾病终末期、酸中毒、低钾血症、休克、洋地黄中毒等。在器质性心脏病以外也有阵发性发作,但很罕见。但是如果有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即使看上去没有明显的疾病,也有必要仔细诊察有无心肌炎和心肌病。
治疗:常用药物有胺碘酮、利多卡因等,其他如美西律、丙吡胺、普鲁卡因胺等也可使用。在有些病例,由于心输出量下降,血压、呼吸、意识等生命指征水平恶化,电复律治疗应当是第一选择,必要时要釆取心脏按压、心电起搏等方法治疗。
系统医学科普站点:天山医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heart/ecg/qsecg/xlsc/tachyarrythmia/76.html
英文:posrural orthosi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
同义名:特发性直立不耐受综合征、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直立性
英文:posttachycardia syndrome;
同义名:心动过速后T波改变。概述心动过速后综合征是患者发生心动过速中止后,心电图T波改变持续并伴
同义名:阵发性心动过速后并发症、阵发性心动过速亚型。1964年首由Rosenbach报道,Rosenbach综合征是患者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时,伴有胃
英文:paroxysmal supravent ricular tachycardia,PSVT;
同义名:Bouveret综合征、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特发性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阵
英文:inherited SCD syndrome-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CPVT;
同义名:儿茶酚胺依赖性多形性室性心动
凡是起源于希氏束分叉部以下、连续出现≥3次、频率≥100次/min的心动过速,就称为室性心动过速。其心电图基本特征如下:
各种长期反复发作的心动过速引起心脏进行性扩大、心功能减退,经积极治疗控制心动过速后,扩大的心脏会逐渐缩小,心功能部分或完全恢复
短偶联间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指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被极短偶联间期(<0.30s)的室性早搏所诱发,不伴Q-T间期延长和相
持续时间较长的阵发性窒上性心动过速所引起的ST-T改变,在心动过速停止后数小时或数天内才逐渐恢复正常,称为心动过速后综合征。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介于室性心动过速与心室颤动之间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其QRS主波方向围绕基线扭转,伴有QRS波幅和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