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前收缩是日常临床工作中遇到最多的心律失常。心慌、气短、心跳的主诉,大部分是由期前收缩premature contraction(beat)引起的。
期前收缩正如其名,比下一个应当发生的正常收缩提前,自异位性中枢(窦房结以下的激动传导系统,即心房、房室交界区、心室)发生刺激,也出现P波和QRS波群。具有偏离正常时期收缩的意思,过去也叫做期外收缩extmsystole。正常情况下应该在虚线部分引起下一个正常收缩(如下图)。但在比正常收缩早的时期出现了异常收缩。
观察下图,RR间期大体规则,在PC处RR间期突然缩短,随后反而比正常RR间期延长。这就是期前收缩。
联律间期(coupling time。下图):期前收缩与在其之前的正常收缩之间的间隔。 若这个间隔固定称为固定联律间期,若不固定称为移动联律间期。
以上1~5是为了区别期前收缩的种类,应当事先了解的几个概念。一般情况下,期前收缩发生在同一部位时,联律间期是固定的。
联律间期不固定的情况,判断是否为多源性,应考虑并行心律。
系统医学科普站点:天山医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heart/ecg/qsecg/xlsc/tachyarrythmia/77.html
患者男性,20岁,反复发作心动过速5年,临床诊断:预激综合征、心肌炎?心电图特征Ⅱ导联示P波形态尖耸,电压0.25~0.30mV,P-R间期0.09s,有&delta
患者女性,8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糖尿病。心电图特征Ⅱ、V5导联同步记录,示窦性P-P间期0.83~0.84s,P-R间期0.15s,下传的QRS波群呈完全性
患者女性,49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特征DCG示室性早搏13498次、成对室性早搏179次、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31次。MV5导联连续记录,示窦
患者男性,34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特征V3导联连续记录,P15-P16间期1.09s为窦性基本周期,提早出现的P'4、P'8、P'12的形态与
患者男性,32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特征V1导联连续记录,示QRS波形有4种: 呈rS型,P-R间期0.14s,为窦性激动下传心室;
室性早搏对随后的窦性频率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影响: 窦性频率双相涨落式的变化,即室性早搏后,窦性频率先加速,随后出现减速现象,称
小部分房室旁道的不应期相当长,可在0.60~3.0s,称为慢旁道,由希-浦传导组织构成,是发生3相及4相阻滞的电生理基础。若心率增快时预激波
早搏揭示慢频率依赖性束支、分支阻滞:窦性心律时,基本QRS波群呈完全性束支阻滞、分支阻滞图形,难以鉴别是永久性阻滞还是功能性阻滞
房性早搏在房窒交接区内发生隐匿性传导,使其后的窦性激动亦在房室交接区内发生连续隐匿性传导,且同时重整了下级起搏点的节律,并抑制
病窦综合征安装AAI、DDD起搏器,当出现房性心律失常时,起搏器不能感知P'波,仍按原有的起搏频率发放脉冲,出现竞争性房性心律失常。若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