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前,由于国民政府采取压制和取缔中医的政策,中医皮肤科学同其他中医学科一样,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采取保护中医、发展中医的政策,中医皮肤性病学也因此而得到较快的发展并逐渐从中医外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学科,并涌现了一批以赵炳南、顾伯华、朱仁康、张志礼、秦万章、管汾、边天羽等为代表的从事中医皮肤科及中西医结合皮肤科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的著名老中医及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与此同时,开始了我国的皮肤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此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撰写出版了许多高水平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学专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赵炳南、张志礼编著的《简明中医皮肤病学》,刘辅仁、张志礼编著的《实用皮肤科学》,边天羽、愈锡纯编著的《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秦万章等编著的《皮肤病研究》,管汾编著的《实用中医皮肤病学》等,对推动我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医皮肤病治疗方面也有新的发展及应用,补肾法、活血去淤法治疗多种疑难皮肤病,体针、耳针、头针、梅花针、电针、激光针的应用,割治、挑治、中药穴位注射、中药离子导入、药物吹烘疗法、中药蒸汽浴的应用等,提高了中医治疗皮肤病的疗效,丰富了中医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建国后特别是近年来中西医结合临床皮肤病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些难治性皮肤病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临床应用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突破。

早在20世纪50年代,应用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在防治性病、麻风、头癣等传染性皮肤病方面,就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根据中医扶正去邪的理论,采用中药扶正培本,配合西药砜类药,可使麻风病人较长时期的用药而不致引起毒副反应,这样就大大加速了防治工作的速度,而且也丰富了研究工作的内容。在防治头癣中除了外用中药雄黄和铜绿等外,内服中药茵陈可大大提高灰黄霉素的作用,而且可减少其用量,降低了毒副反应。其他如在湿疹、白癜风、秃发、带状疱疹、慢性荨麻疹等病的治疗方面,也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用中药熏药疗法治疗神经性皮炎,用黑布药膏治疗瘢痕疙瘩,用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等,不仅在当时被称为是较好的疗法,而且有的还曾在国际皮肤科学术会议上宣读过。

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研究,突破了过去中医对本类疾病的治疗只停留在一般疗效观察上,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一些验方进行了研究。现已发现多种有抗变态反应作用的单味中草药和复方,证明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的中草药包括徐长卿(有效成分为丹皮酚)、苦参(有效成分为苦参总碱)、黄芩(有效成分为黄芩苷元)、地龙、野菊花、甘草等。甘草酸单胺及二胺为甘草提取物,有皮质类固醇样作用,对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皮肤病不失为首选药物。甘草酸单胺注射液治疗湿疹、药疹、接触性皮炎、荨麻疹、过敏性紫癜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这些对变态反应皮肤病有较好疗效的中药复方包括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马齿苋合剂、过敏合剂、葛根汤、柴胡清肝汤等方剂。在自身免疫病方面,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天疱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皮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取得一定成就。在不同病期,中西药有机配合使用,各有侧重。特别是在减少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和减轻其副作用及合并症等方面找到了一些规律,不但提高了这些病的抢救成功率,而且对稳定病情和延长缓解时间方面起了很大作用,降低了死亡率,延长了存活时间。在治疗白癜风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采用复方中药对大鼠Bl6黑素瘤细胞株胞内酪氨酸酶的作用及其对细胞增殖、黑素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补肝肾类中药对黑素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关于其中医病因,大多数学者认为:一为血热,二为血淤,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银屑病患者有免疫异常、甲皱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根据上述中医病因病机和西医实验研究特点,临床应用清热凉血解毒、活血化淤方剂,结合施以抑制细胞增殖(分化)药物及调整免疫功能的药物有较好效果。另外,中医、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痤疮、白塞病、天疱疮、硬皮病、性传播疾病及艾滋病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雷公藤在中医中原本用于治疗痹证(风湿类疾患),后来用于治疗麻风反应神经疼痛有效。昆明山海棠开始只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这些药通过药理药化、免疫等各方面研究,并进一步进行临床实践,证明其都有免疫抑制、免疫调节和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进而扩大应用到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皮肌炎、白塞病等,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取代皮质类固醇激素,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综合以上可见,中医对皮肤病记载十分丰富,对皮肤病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近年来,无论是在中医理论、中医防治皮肤病,还是在中西医结合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们相信,在中西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今后在皮肤病的防治方面,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pfb/zhongyi/gaishu/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