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的症状表现

    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progressive idiopathic atrophoderma)的病程极慢,其特点为缺乏硬化。腹部原因不明的线状萎缩手背斑状萎缩小腿卵圆形斑状萎缩

    1
  • 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引起的皮肤萎缩

    某些慢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结节性痒疹、肥厚型扁平苔藓、斑秃、瘢痕疙瘩、环状肉芽肿、黏液水肿性苔藓、胫前黏液性水肿、毛囊性黏蛋白病等,可采用局部皮损内注

    2
  • 颈部假性皮萎缩

    1934年Becker报道了一种无症状的、慢性的色素紊乱表现,主要累及颈部,并命名为颈部假性皮萎缩。女性较为多见,常在10~20岁发病。发病一般在颈两侧,呈不规则色素沉着条纹,伴皮肤起皱

    3
  • 萎缩性多软骨炎

    本病又名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系统性骨软化症(systemic chondromalacia)或冯·迈温伯格-奥尔塞西综合征(von Meyenburg-Althess syndrome)。本病系由

    4
  • 局部全层萎缩

    本病又称环状脂肪萎缩,少见,系患者某些部位发生皮肤及皮下脂肪萎缩,有时伴有肌肉、骨骼萎缩或发育不全。病因不明,可能是多种病理过程的结局。本病分为两型。Growers全层萎缩(pan

    5
  • 趾(指)断症及假性趾(指)断症、阿洪病

    趾(指)断症又称自发性趾(指)脱落症(dactyloysis spontanea)或阿洪病。文献记载多认为是热带地区的一种地方病,多见于非洲热带的成年黑人,尤其是西非海岸的黑人。男性多于女性。本病

    6
  • 穆兰线状萎缩性皮病

    本病1992年Moulin首次报道,皮损呈带状的色素性萎缩性斑,1994年Baumann命名为Moulin线状萎缩性皮病。本病的病因不明,由于皮损通常沿Blaschko线分布,因此推测可能系胚胎发育早期

    7
  • 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

    在1923年,Pasini描述了一种色素性皮肤萎缩的特殊型,其临床上和组织病理上均与局限性硬皮病萎缩期或任何已知的其他萎缩不同;以后又发现了许多病例,主要在阿根廷由Pierini(1935年)

    8
  • 毛囊性皮肤萎缩

    本病是一种少见的遗传疾病,由Miescher于1943年首先描述。可以单独出现,但主要是作为某些遗传性综合征的组成部分。多在幼年期发病,皮损主要位于手、足背及腿、臂伸侧,也可见于颊

    9
  • 萎缩性慢性肢端皮炎

    本病又名原发性弥漫性萎缩,主要发生于欧洲人中,美洲人中也有发病,我国极为罕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病因本病是一种螺旋体病,为博氏螺旋体感染的晚期后遗症。Hauser等认为由硬

    10
  • 萎缩性毛发角化症

    本病的特点是在毛发角化症之后形成局部萎缩性改变。临床上曾用多种名称来描述此组疾病,但它们仅有损害分布及炎症程度的差异而无本质不同,有的是同一病理过程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11
  • 继发性斑状萎缩

    本病由于机体罹患某些疾病后发生的皮肤变化。皮损处弹性纤维发生破坏的机制不明。也有称之为感染后斑状萎缩,但实际上其原发病并不仅限于感染性疾病。其皮损与原发性斑状萎缩

    12
  • 皮肤痘疮样斑状萎缩

    本病病因不明,往往有家族史(显性遗传),也有些病例可能继发于水痘。症状始于儿童期。皮损好发于面部、胸部和腹部,而四肢末端不会出现皮损,损害均为凹点状皮肤萎缩,呈圆形或卵圆形,孤

    13
  • 斑状萎缩

    本病又称皮肤松弛症(anetoderma)、局限性皮肤松垂、斑状萎缩性皮炎和斑状特发性皮肤萎缩。以在皮肤发生圆形或椭圆形萎缩松弛的疝样斑为特征。这是由于正常弹性纤维的丧失所致

    14
  • 面部偏侧萎缩

    本病系指一侧颜面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发生进行性萎缩,由Parry于1825年首先描述,又称进行性单侧面萎缩(hemiatrophia facialis progressive)或帕里-龙贝格综合征(Parry

    15
  • 老年性皮肤萎缩

    本病又称老年萎缩(senile atrophy),是指老年人的皮肤发生萎缩和变性,实际上不应称为“病”,而是老年性皮肤生理变化。此时皮肤发生变性,皮肤及其附属器萎缩,并往往伴有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