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SA block)为窦房结规律地兴奋而发出激动,但因结间束通路障碍,不能正常地向心房传导的状态。
窦房结一过性或持续性完全停止活动的状态称为窦性停搏(sinus arrest)。
窦房结的兴奋在心电图上观察不到,心电图难以诊断窦房结与心房间的传导时间延长(一度窦房阻滞)和完全性窦房阻滞,只适用于不完全性窦房阻滞的诊断。
原因:在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等窦房结和心房传导通路障碍时有重要意义。可见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钾血症、药物(洋地黄、奎尼丁等)影响等。健康人也有因迷走神经过度紧张而发生(如运动员)。
治疗:根据基础疾病来决定,呈一过性无明显症状时没有必要治疗。因重度心动过缓而致心输出量降低,出现心功能衰竭、阿-斯综合征时,适于人工心脏起搏器。药物治疗可使用异丙肾上腺素、硫酸阿托品等。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P波突然脱漏,此时的PP间期为正常传导PP间期的一倍或整数倍。临床上该类 型多见。
根据窦房阻滞程度的不同作以下分类。
一度:从窦房结发生的兴奋向心房传导延迟。在心电图上不能描记窦房结电位,故难以诊断。
二度:窦房结与心房间的传导时时被阻断的状态。分为两种类型。
三度:窦房结与心房间的传导完全被阻断,窦房结的兴奋完全不能向心房传导。心电图上只能看到逸搏心律。与完全窦性停搏难以鉴别。
系统医学科普站点:天山医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heart/ecg/qsecg/xlsc/bradyarrhythmia/85.html
英文:hereditary sick sinus syndrome,HSSS;
同义名:家族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特发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家族性窦房结病,先天性家族性结性
英文:sick sinus syndrome,SSS;
同义名:窦房结功能不全即窦房结功能低下、窦房结功能障碍、窦房结功能衰竭、惰性窦房结综合征、窦房
患者女性,57岁,临床诊断:冠心病、病窦综合征。心电图特征Ⅱ导联示P波形态有3种: 呈逆行P-波(如P1、P4~P8),其P--P-间期规则,为1.29s
患者男性,74岁,临床诊断:冠心病、洋地黄中毒。心电图特征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f波,大多数R-R间期2.34~2.60s,频率23~26次/mi
患者男性,21岁,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心力衰竭。心电图特征Ⅱa、b连续记录,窦性P-P间期0.54~0.66s,频率91~111
患者男性,68岁,临床诊断:冠心病、病窦综合征?心电图特征MV1导联连续记录,显示窦性P-P间期1.30~1.41s,频率43~46次/min,P波形态多变,上行P波
患者男性,32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特征Ⅱ导联连续记录,显示P-P间期0.82~0.93s,P-R间期分别由0.18s→连续3个0.25s→突
由于窦性或房性冲动经房室旁道下传提前激动一部分心室肌,所以改变了心室除极的初始向量。当预激综合征合并心肌梗死、束支阻滞、房
房性早搏在房窒交接区内发生隐匿性传导,使其后的窦性激动亦在房室交接区内发生连续隐匿性传导,且同时重整了下级起搏点的节律,并抑制
房性异位搏动(房性早搏、短阵性或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扑动或颤动)与窦性搏动属于同腔性搏动,前者很容易侵入窦房结,不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