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型秃发又名早秃,也称男式脱发、家族性秃发、寻常秃发,是指于青壮年时期头发过早地逐渐脱落。此病多出现于20~30岁的成年男性,常从前发缘向后脱落,或头顶部头发稀薄直至除发缘外整个头皮头发全部脱落。也有人从头顶部开始秃发,脱发区皮肤光亮,头发脱落的速度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可持续多年。本病在白种人中发生率较高,而我国发病率明显较低。据上海1976年调查,早秃的发病率为0.63%。

病因病机

《外科证治全书》云:“头发干枯,成片脱落,由血燥有风所致。”脱发与血虚有关,血气虚则正气虚,肾气虚则毛发脱落。《医林改错》云:“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络,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瘀血阻滞,血不能荣养头发,故脱发。

现代医学认为,遗传因素和血液中有较高水平的雄激素是引起本病的两个重要因素。男性在青春期前不发生早秃,但用睾酮长期治疗者可发生早秃,其随年龄增加而加重,早秃者的胡须、阴毛和腋毛不脱落。研究发现,初期受累的毛囊有5-(-二氢睾酮积聚,它可能抑制毛囊代谢。本病常伴皮脂溢出,但已证实其与早秃无因果关系。另外,局部因素如帽子太紧、夜间戴压发帽、用过冷(或过热)的水洗头等均非主要因素。早秃病人最早可察觉的变化是毛囊结缔组织中毛板鞘的下部出现变性,伴血管周围嗜碱性变化。毛囊逐渐萎缩、变小,终于被毳毛所代替,最后许多毳毛、毛囊消失,毛囊逐渐留下一束硬化的玻璃纤维样结缔组织。最后脱发区的毛囊生长期缩短,休止期毛囊百分比增高,其毛发松动易掉,表皮菲薄。表皮突变平,表皮下毛细血管丛几乎消失。真皮中含硫的黏多糖沉积增多,毳毛毛囊酶的活性一般正常。

临床表现

男式脱发主要发生于顶额部、发前缘尤其额部两侧发际表现为发际线向后退,因而前额变高,尤以两鬓角明显,向上向后延伸。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头顶部变成一片光秃,仅枕部及两侧颞部仍保留剩余的发缘。脱发处头皮光滑,可见纤细的毳毛,无自觉症状或仅有微痒。不同病人的脱发形式及脱发速度不同,但大多病程缓慢,可伴有脂溢性皮炎或皮脂溢出。有的较轻病人仅表现为两鬓角处脱发,头顶部毛发稀疏。

【辅助检查】无特殊实验室检查。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1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