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高频通气(HFV), 是一种高频率低潮气量的通气方式。目前较公认的概念是通气频率至少为人或动物正常呼吸频率的4倍,而潮气量近于或少于解剖死腔。如成年人通气频率60次/分以上,有高达3600次/分者。HFV通常分为以下三型。

高频正压通气(high-frequency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HFPPV):HFPPV于1969年由Oberg和Sjostrand首先描述。早期的HFPPV采用导管法:将一口径细小的塑料导管插人气管内导管直接吹气,呼气口设置锥形阈以避免吸气时周围空气卷吸。后来HFPPV采用气阀法:以气动阀高频且定时地控制气流,将已混合湿化的新鲜气体从气动阀接头的侧管送人,侧管以一定角度和主管连接,从侧管吹人的气体改变流向后沿主管流向患者,呼气口通常是开放的,向侧管吹气时为吸气,停止吹气时为呼气。常用通气频率60~120次/分(1~2Hz), 潮气量3~5ml/kg,吸呼时比<0.3。它最常用于喉镜、支气管镜检查和上呼吸道的外科手术中。

高频喷射通气(high-frequency jet ve ntilation,HFJV):HFJV 的概念于1967年由Sanders最初介绍,现常用的HFJV机采用高压气源,通过一细孔导管以喷射的气流形式注入气道,通气频率120~300次/分(2~5Hz),潮气量2~5m/kg,气源压力为103.4~344.7kPa (15~50磅/寸2)。它和HFPPV的主要区别不是频率的高低,而是采用了喷射装置,所以它的潮气量除喷射容量外,还有一部分根据Venturi原理卷吸带人的气体。

高频震荡(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HFO):HFO 由Lunkenheimer等于1972年首先报道,它采用往复运动的活塞泵将气体驱人或吸出气道。或采用扬声器隔膜或旋转球方式产生震动波,使气管导管内的气体产生高频往返运动(图2-26)。震动频率很高,达300~3600次/分(5~60Hz),潮气量1~3ml/kg,但HFO与HFPPV、HFJV的主要差别,不仅是频率高,而且是产生正弦波震动形式。

高频震动器的三种方式:活塞泵、扬声器隔膜和旋转球

以上3种为基本形式,文献中还有很多其他通气方式,如高频断流( high frequency flow interrupter,HFFI)即是HFJV和HFO特点结合;高频胸壁震动(high frequency chest wall oscillation,HFC-WO)系用一改良的血压计套袖置于胸壁上,套袖内压力范围为3~23kPa(30~230cmH2O),以3~20Hz频率在胸壁上加压震动;高频体表震动(high frequency body surface oscillation,HFBSO)即置患者于密封舱内,气道通向大气,于全身表面快速加压震动。HFCWO和HFBSO均为HFO在体外的应用;高频联合通气(superimposed or combined HFV)即是常频通气与HFV的联合。为简化分类,Froese等建议,正如将常规正压呼吸机分为“定压型”和“定容型”一样,也可将HFV机分为两大类:HFV-A型,该型机提供主动的吸气流和呼气流,如HFO;HFV-P型,采用该型机者吸气流是主动的,但呼气流是靠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力被动产生的,如HFPPV、HFJV。区别这两者的意义在于,应用HFV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疾病时,可用很小的潮气量而维持较高的连续气道正压通气,这对充分氧合和排出CO2十分有利,但潜在着可能发生气体滞留(air trapping)和过高的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的危险,此与应用HFV机类型有关,主要发生于HFV-P型机,应用HFV-A型机者很少发生。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