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Rh血型是人类已知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杂的一个,母婴之间Rh血型不合所引起的妊娠期特殊的免疫反应,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病。RH血型基因由RHD 和RHCE 串联排列组成,RHD 基因编码D抗原,RHCE 基因编码C/c、E/e抗原。因D抗原的免疫原性较强,所以产生的抗体以抗D抗体为主,其次是抗E、抗c、抗C和抗e等抗体,除抗D抗体外引起溶血症最多见的是抗E抗体,其次为抗c抗体。Rh抗体常常一起出现,CDe/CDe型免疫产生抗E抗体,通常有抗c抗体,形成联合免疫。血型抗体引起的是一种免疫性溶血反应,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作用,杀伤细胞的Fc受体与致敏红细胞的IgG抗体结合可导致红细胞破裂而溶血,绝大多数Rh抗体是免疫性抗体,经妊娠或输血免疫而产生。

RhD溶血病时孕母血型必为RhD阴性,婴儿为RhD阳性。而RhE溶血病时(在我国和日本仅次于RhD溶血病)孕母必为RhE阴性,而婴儿为RhE阳性。如果发生Rh溶血病,是因为胎儿的Rh抗原经胎盘到达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Rh抗体,此抗体经胎盘再回到胎儿,造成溶血。Rh溶血病时,第一胎具有Rh抗原的胎儿在出生过程中(也可能在宫内)红细胞有机会进入母体,母体不久产生IgM抗体,以后产生IgG抗体,但量不多,速度也慢,8~9周或最长不超过6个月,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使孕母致敏。此妇女再次妊娠的胎儿如仍具有该Rh抗原,红细胞在宫内再次进入母体,已致敏的孕母即迅速产生大量IgG抗体,经胎盘至胎儿,使胎儿发生溶血病,胎次愈多,产生的溶血病愈严重。

我国Rh溶血病的发病率比欧美国家低。随着免疫血液学的发展,抗血清、谱细胞的制备,该病并不难诊断。为减少母婴Rh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种免疫,防止新生儿Rh溶血病的发生,及早发现新生儿溶血病,为尽早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提供实验依据,应推广产前孕期夫妇血型鉴定及孕妇Rh免疫性抗体筛查,尤其是对有新生儿黄疸史、死胎史、早产史、流产史和输血史的孕妇做产前Rh血型鉴定和孕妇Rh免疫性抗体筛查极有必要。同时如果母亲为RhD阳性或排除了抗D抗体,但患儿出现溶血症状并且患儿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母亲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又检出ABO系统以外不规则抗体时,应对RhD以外的C、c、E、e等抗体的筛查与鉴定,以防止Rh溶血病的误诊或漏诊。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7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