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引起β-内酰胺类药物灭活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β-内酰胺酶是由染色体、质粒或转座子编码的多种酶组成的酶家族,该酶能水解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化学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而使之失去抗菌活性,导致细菌耐药。β-内酰胺酶有2种分类方法:①Ambler分类法,基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将β-内酰胺酶分为4大类,其中A、C、D组是丝氨酸β-内酰胺酶,而B组为以锌离子为活性中心的金属酶。②Bush-Jacoby-Medeiros分类法,依据功能相似性(底物和抑制剂谱型)将β-内酰胺酶分为4大类和多个亚类(如1、2、3组和2a、2c、3a等)。临床上常见的β-内酰胺酶包括:①A类酶,属Bush的2组酶,由质粒介导,其活性部分为丝氨酸残基,常见的有青霉素酶和ESBL;②B类酶,属Bush的3组酶,由染色体介导,其活性部分是结合锌离子的硫醇基,常见的有金属酶和碳青霉烯酶;③C类酶,属Bush的1组酶,由染色体介导,近年来研究表明革兰阴性菌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诱导下可产生由质粒介导的酶,常见的有头孢菌素酶;④D类酶:属Bush的2组中的2d组,此酶由染色体和质粒介导皆有,常见的酶可水解苯唑西林(oxacillin,OXA)。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5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