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在细胞内增殖不引起细胞溶解死亡的病毒称为非溶细胞病毒,引起的感染称为稳定状态感染。这类病毒感染细胞后可引起细胞膜的改变,主要包括:

细胞融合:有些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增殖,由于病毒编码产生的酶或宿主细胞溶酶体酶的作用,使细胞膜相互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感染细胞与未感染细胞相互融合,可使病毒从感染细胞进入邻近的正常细胞,有利于病毒的扩散。多核巨细胞的形成可以辅助鉴定某些病毒,如麻疹病毒在体内形成华新(Warthin)多核巨细胞;

细胞膜出现新的抗原:病毒在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由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可以出现在细胞膜表面,受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抗原表位可发生改变,隐蔽抗原也可以暴露;

细胞凋亡:由细胞基因控制而发生的程序性死亡称为细胞凋亡,可促进细胞内病毒的释放;

包涵体的形成: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胞质或细胞核内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团块结构,其大小、数目不等,这种结构称为包涵体,有利于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

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有些病毒DNA或其片段整合于人宿主细胞DNA中,使宿主细胞遗传性状发生改变,此时细胞几乎不复制病毒,细胞也不被破坏,反而被激活发生恶性转化成为肿瘤细胞。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6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