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儿童和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微生物。由于MP缺乏细胞壁,故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等固有耐药。长期以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被认为是治疗支原体肺炎,尤其是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一线药物。该类药物通过与MP核糖体50S亚基的23S rRNA的特殊靶位及某种核糖体的蛋白质结合,选择性抑制MP蛋白质的合成。然而,随着该类抗生素长期广泛的临床应用,自2000年以来,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是药物作用靶位23S rRNA基因位点突变(最常见的点突变为A2063G,其次是A2064G),导致抗生素与核糖体亲和力下降而引起高水平耐药。另一方面,不规律、过度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或生殖道感染也是导致其耐药增强,疗效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在亚洲,耐药率高达90%以上。因此,应加强抗生素管理,合理规范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6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