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所列举的各种疾病最典型的心电图表现,由于受疾病背景因素(年龄、轻重程度、病程及合并症等)的影响,并不是某种疾病必定出现这种变化。
分类 | 病症 | P波 | QRS | ST | T波 | 其他 |
---|---|---|---|---|---|---|
心脏瓣膜病 | 二尖瓣狭窄 | 左房负荷增重 | 右室肥大,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 | 下降 | 双向~倒置 | 房颤、房扑 |
二尖瓣关闭不全 | 左房负荷增重 | 左室肥大 | 下降 | V5、V6直立、(双向~倒置) | 房颤、房扑 | |
主动脉瓣狭窄 | 左房负荷增重 | 左室肥大 | 下降 | 双向~倒置 | - |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左房负荷增重 | 左室肥大 | 下降 | V5、V6直立、(双向~倒置) | - | |
三尖瓣关闭不全 | - | 右室肥大 | 下降 | 双向、双向~倒置 | 房颤 | |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 | 房间隔缺损第一孔未闭型 | V1双向、右房负荷增重~两房负荷增重 |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右室优势的两心室肥大 | 下降 | 双向~倒置 | 电轴左偏、PQ间期延长 |
房间隔缺损第二孔未闭型 | V1双向、右房负荷增重~两房符合增重 |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右室容量负荷增重) | 下降 | 双向~倒置 | 电轴右偏 | |
室间隔缺损 | - | 正常~左室肥大~两心室肥大~右心室肥大 | 下降 | 双向~倒置 | - | |
动脉导管未闭 | - | 正常~左室肥大~两心室肥大~右室肥大 | - | - | PQ间期延长 | |
法洛四联症 | 右房负荷增重 | 右室肥大 | 右室劳损 | 双向~倒置 | 重症病例、左室发育不全、PQ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 | |
肺动脉瓣狭窄 | 右房负荷增重 | 右室肥大 | 右室劳损 | 双向~倒置 | - | |
埃勃斯坦畸形 | 右房负荷加重 | 右束支阻滞、WPW型 | - | - | PQ间期延长、房颤、房扑、房性心动过速 | |
高血压性心脏病 | 高血压性心脏病 | 左房负荷增重 | 左室肥大 | 左室劳损 | 双向~倒置 | 心律失常 |
心肌梗死 | 心肌梗死 | 左房负荷增重 | 异常Q波、R波减低 | 抬高 | 倒置(冠状T波) | 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心律失常) |
心绞痛 | 心绞痛 | - | - | 下降~抬高 | 双向~倒置 | 心律失常 |
心肌病 | 心肌病 | 左房负荷增重 | 高电压、异常Q波、低电压 | 下降 | 双向~倒置 | 心律失常 |
肥厚型 | 左房负荷增重 | 高电压 | 下降 | 巨大、倒置 | 心律失常 | |
限制型 | 左房负荷增重 | 中隔Q波增大 | 下降 | 双向~倒置 | 心律失常 | |
扩张型 | 两房负荷增重 | 肢体导联低电压、室内传导障碍 | 下降 | 倒置 | 心律失常 | |
心肌炎 | - | - | - | 下降 | 双向~倒置 | 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 |
急性心包炎 | 急性心包炎 | - | 低电压 | 抬高 | 倒置 | 心律失常 |
缩窄性心包炎 | 缩窄性心包炎 | - | 低电压 | 非特异性变化 | 非特异性变化 | 房颤、房扑 |
肺源性心脏病 | 肺源性心脏病 | 右房负荷增重 | 右室肥大 | 下降(Ⅱ、Ⅲ、aVF、右侧胸前导联) | 双向~倒置(Ⅱ、Ⅲ、aVF、右侧胸前导联) | 心律失常 |
肺栓塞 | 肺栓塞 | 右房负荷增重 | SI Q Ⅲ、右室负荷增重、电轴右偏 | 抬高(V1、V2) | 倒置(V1、V2) | 房性心律失常 |
肺动脉高压 | 肺动脉高压 | 右房负荷增重 | 右室肥大 | 下降(V1、V2) | 双向~倒置(V1、V2) | 心律失常 |
心功能衰竭 | 心功能衰竭 | 左房负荷增重 | - | 下降 | 双向~倒置 | 心律失常 |
电解质紊乱 | 高钾血症 | P波增宽 | QRS增宽(右束支阻滞型) | - | 增高 | PQ间期延长 |
低钾血症 | - | - | 下降 | 低平~倒置 | U波增高、QT间期延长(实际为QU) | |
高钙血症 | - | - | 缩短 | 低平~倒置 | QT间期缩短、心动过缓、心律失常 | |
低钙血症 | - | - | 延长 | 直立 | QT间期延长 |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尖锐P波 | 左室肥大 | - | 增高 | 窦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QT间期缩短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低平 | 低电压 | - | 低平~倒置 | 窦性心动过缓、期前收缩、PQ间期延长 |
系统医学科普站点:天山医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heart/ecg/qsecg/tuozhan/100.html
目前的心电图机已经可以做准确的测量和分析了,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费力去学怎样读心电图呢?答案很简单:机器的确可以按照设定的算法运行
在普通心电图上,可以描记出代表心房兴奋的P波和代表心室兴奋的QRS波群,但不能记录两者间的兴奋(即希氏束的活动电位)。釆用右心导管
在心房或心室内置入电极导管或心肌电极,对心脏进行人工电流刺激,维持心脏节律的方法称为人工起搏(artificial pacing)。所使用的器件
对患者心电图变化进行长时间连续观察的方法叫做心电监护。需要心电监护的疾病需要紧急处理的所有心脏疾患或者异常病态都需要心电
通过脉搏触诊和心脏听诊,大体可以判断脉搏是否规则。但心律异常(心律失常)只有通过心电图才能得到确诊。下面的心电图所示,有多种心律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指冠状动脉阻塞,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该动脉灌流区域心肌的局限性坏死。发病初期有时引起多种的
一般认为其发生机制为沿心外膜分布的冠状动脉发生痉挛,造成心肌层严重缺血所致。发作时的心电图为心外膜下心肌层缺血而造成损害时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心肌供血一时不足引起的疾病。原因很多,冠状动脉病变为其最重要的原因。最具有代表性的变化是ST-T的异常
双侧心室肥大(biventricular hypertrophy; BVH)的诊断比左、右心室单独肥大的诊断都困难。因为成人生理状态下左室占优势,如果两侧心
自出生后到少儿时期,生理上呈右室优势,心电图上也出现相应的类型。随着发育逐渐变成左室优势,到成人时,左右心室壁厚度比例为3:1。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