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肿瘤好发于青中年,多数为原发性恶性肿瘤,分为生殖细胞肿瘤及非生殖细胞肿瘤,前者占90%~95%,主要包括精原细胞瘤、胚胎癌、绒毛膜细胞癌等,以精原细胞瘤最常见,占40%~70%,双侧占20%。精原细胞瘤少有突破白膜,肿瘤较小时少见出血、坏死,质地均匀;非精原细胞瘤较小时就易有出血、坏死,质地不均匀。睾丸原发性恶性肿瘤易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常常最先转移至肾门或腔静脉旁淋巴结,也可血行转移到肺、肝和脑部。少数睾丸恶性肿瘤为继发性肿瘤,由其他器官、组织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转移至睾丸。

在睾丸肿瘤的诊断上,MR无论在肿瘤的定位还是定性上均优于CT。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s):

精原细胞瘤(seminoma)

是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好发于青中年。肿瘤标志物β-HCG(β-human chrorionic gonadotropin)可升高亦可不升高。

CT:双侧睾丸大小不对称,患侧明显增大,呈软组织密度肿块,可因内部坏死、出血而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后肿瘤实质部分轻、中度强化,出血坏死区不强化,使强化后肿瘤密度更不均匀。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可以相互融合成块。CT扫描的主要作用是发现睾丸肿瘤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及实质性器官的转移,明确分期,以进行治疗前的设计和疗效的观察。CT检测肿瘤转移的准确性可达90%以上(图2-2-13,图2-2-14)。

MRI:一侧睾丸肿大,内见边界清晰的肿块(图2-2-15),T1WI:肿块信号和正常的睾丸信号相似或稍低,精原细胞瘤在T2WI稍低于正常睾丸信号,非精原细胞瘤T2WI信号等于或稍高于正常睾丸信号,当肿瘤内有液化坏死时,信号更高,病变内部信号不均匀。肿瘤向睾丸外侵犯,可见白膜信号消失或中断。MRI可清晰显示肿瘤及周围正常的睾丸组织,也能很好地显示其淋巴道及血行转移,对临床分期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畸胎瘤(teratoma)

多出现于小儿及青少年。典型的畸胎瘤成分混杂,常含有骨、软骨、液体、脂肪和毛发等多种不同成分。

CT横断面增强扫描示右侧睾丸精原细胞瘤(→)

图2-2-13 CT横断面增强扫描示右侧睾丸精原细胞瘤(→)

CT横断面增强扫描示睾丸精原细胞瘤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图2-2-14 CT横断面增强扫描示睾丸精原细胞瘤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病理证实)

MR示睾丸精原细胞瘤(→)

图2-2-15 MR示睾丸精原细胞瘤(→)

A.T1WI B.T2WI

CT:患侧睾丸增大,睾丸内见呈混杂密度肿块,CT平扫瘤内可见高密度的骨化/钙化、水样密度、软组织密度及脂肪密度(CT值-40至-120 HU)时,提示畸胎瘤(图2-2-16)。增强扫描软组织密度轻~中度强化。

MRI:与CT一样能显示畸胎瘤多种复杂的组织成分(图2-2-17),但MRI在显示钙化方面不如CT敏感。通过MRI各种序列的信号强度,可辨别畸胎瘤内骨化、液体、脂肪等成分,从而得出畸胎瘤的诊断。

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

亦称内胚窦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主要发生在小儿,占小儿睾丸原发性肿瘤的85%~90%,绝大多数患儿年龄小于3岁。卵黄囊瘤有分泌甲胎蛋白(AFP)的生物学特性,90%以上患儿血清AFP明显升高,这一特性对诊断有提示意义。

CT:患侧睾丸明显增大,肿瘤可因内部坏死、出血而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图2-2-18)。

MRI:卵黄囊瘤往往成分复杂,MR常显示肿瘤呈混杂信号,尤其在T2WI图像上。大多数卵黄囊瘤血供丰富,增强扫描肿瘤常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

CT冠状位图示睾丸畸胎瘤(→),瘤内成分复杂,其中低密度为脂肪成分,高密度为骨化影

图2-2-16 CT冠状位图示睾丸畸胎瘤(→),瘤内成分复杂,其中低密度为脂肪成分,高密度为骨化影

MR T2WI矢状位图,示睾丸畸胎瘤(→),瘤内成分不一,其中低信号区为骨化影

图2-2-17 MR T2WI矢状位图,示睾丸畸胎瘤(→),瘤内成分不一,其中低信号区为骨化影

A.CT横断面平扫图,示睾丸卵黄囊瘤(→) B.CT横断面增强扫描图,示睾丸卵黄囊瘤(→),增强扫描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

图2-2-18

A.CT横断面平扫图,示睾丸卵黄囊瘤(→) B.CT横断面增强扫描图,示睾丸卵黄囊瘤(→),增强扫描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5107158451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