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是指睾丸、阴囊肿胀疼痛,甚则痛引少腹的一类疾患,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与现代医学的腹股沟疝、睾丸鞘膜积液等颇为相似。这里论述的主要是指腹股沟疝。“疝”之病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认为“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素问·长刺节论》谓“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后来历代医家对此多有发挥。如明代《景岳全书》云“疝气病者,凡小腹睾丸为肿为痛,止作无时者,皆是也。”清代《医学从众录》认为“疝气,睾丸肿大,牵引小腹而痛”。根据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的不同,疝气可分为“寒疝”“气疝”“水疝”“颓疝”“狐疝”等。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凡房劳,忿怒,劳倦,外邪侵袭及先天不足皆可使阴寒内盛,水湿内停,痰热瘀滞,气虚等证。气虚不能升举内脏是疝气发生的根本原因。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经均过前阴及小腹,故疝气在病位上多与以上四经密切相关。故《儒门事亲》中有“诸疝,皆归肝经”的描述。

现代医学认为,腹腔内脏在腹股沟通过腹壁缺损突出者,即为腹股沟疝。其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腹膜后第2~3腰椎旁,以后逐渐下降,同时在未来的腹股沟管内环处带动腹膜、腹横筋膜以及各层肌肉经腹股沟管逐渐下移,并推动皮肤而形成阴囊。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鞘状突,而睾丸则紧贴在鞘状突的后壁。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不久,除阴囊部分成为睾丸固有鞘膜外,其余部分即自行萎缩闭锁而遗留一纤维索带。如环不闭锁,就可形成先天性疝气。若腹膜鞘状突已经闭锁,而有另外新的疝囊形成,则是经腹股沟所引起的,是因为腹股沟区存在着解剖上的缺陷所致,即腹股沟管区是腹壁薄弱区,又有精索通过而造成局部腹壁强度减弱,但主要是发育不良或腹肌较弱,而腹横肌与腹内斜肌对内环括约作用减弱,以及腹横肌弓状下缘(或为联合肌腱)收缩时不能靠拢腹股沟韧带,则均诱发后天性疝气。

临床表现

疝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睾丸、阴囊肿胀疼痛,甚或痛引少腹。一般以右腹多见。诊断应包括以下重点:患者是否有咳嗽,便秘,排尿困难及腹水病史;站立或咳嗽时有腹股沟肿块隆起,平卧后自行消失。根据具体临床症状又可分为以下五种。

  1. 寒疝:以阴囊肿冷,睾丸疼痛或痛引少腹,喜暖畏寒为主症。
  2. 气疝:以阴囊肿胀偏坠或疼痛,且时缓时急为主症。
  3. 水疝:以阴囊水肿,状如水晶为主症。
  4. 狐疝:以阴囊内有肿物(如小肠),时上入腹,时下入囊,甚或下而不上,胀痛俱作为主症。
  5. 颓疝:阴囊肿硬肿坠,不知痛痒或有痛痒为主症。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1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