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罕见,占浸润性乳腺癌<2%。2003年版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的定义为:在类似脉管的间质腔隙中肿瘤细胞呈小簇状排列的浸润性癌。

1.临床表现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多数患者具有可触及的肿块,偶表现为乳腺X线片中的高密度影或微钙化。

2.大体病理

与浸润性导管癌相似,但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平均体积要大于浸润性导管癌。

3.组织病理

该肿瘤的微乳头样细胞簇缺乏纤维血管轴心,呈桑葚样或腺管、腺泡样,位于间质的人工腔隙中(图14-17)。肿瘤细胞簇呈现出一种所谓的“极性翻转”(inside-out)现象,即细胞簇的腔面向外。据文献报道,有33%~67%的病例可出现脉管侵犯。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常与浸润性导管癌混合存在,到目前为止,对含有多少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成分才能直接诊断为浸润性微乳头癌,尚缺乏统一标准。少数情况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可与黏液腺癌同时存在,此时究竟应诊断为混合性癌还是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黏液亚型,也存在争议。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微乳头状结构,细胞核呈中级别,核仁较清楚

图14-17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微乳头状结构,细胞核呈中级别,核仁较清楚

4.免疫组化

“极性翻转”的现象用EMA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很好体现(图14-18),表现为阳性染色定位于腺腔的外缘。文献报道中75%的浸润性微乳头状癌ER阳性,45% PR阳性,1/3的病例存在HER-2过度表达。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EMA染色显示“极性翻转”现象

图14-18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EMA染色显示“极性翻转”现象

5.鉴别诊断

(1)浸润性导管癌:由于制片而导致的癌巢周围间质收缩,可形成类似于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形态。此时用EMA染色观察是否存在癌细胞的“极性翻转”有助于鉴别诊断。浸润性导管癌中EMA阳性染色位于内部的腔面,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位于外表面。

(2)具有微乳头形态的转移性癌:如来源于卵巢、肺、膀胱的癌,此时结合病史并仔细寻找是否存在原位癌成分,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6.预后

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表现为高淋巴管侵犯、高淋巴结转移、高复发和远处转移。有报道对100例具有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结构的乳腺癌进行了研究,发现淋巴管侵犯率达69%,淋巴结转移率达84.8%。98例平均随访60.1个月,结果11.2%局部复发,38.8%远处转移,36.7%死于肿瘤。术后5年生存率为59%,10年生存率为48%。该报道认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乳腺癌。因此,无论肿瘤中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占多少比例,均应引起重视。

🔒 会员解锁全文 + 全文下载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3643.html
复制全文下载全文会员中心
月卡会员
全站不限
29元/31天
年卡会员
全站不限
89元/365天
直接下载
本篇可用
8.9元/次
支付宝支付
付费后系统将自动创建账户支付后请等待5秒再操作页面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复制/下载?
    付费后复制不了,请核对下支付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复制不了,VIP会员登陆即可:点击这里
  • 2、忘记账号和密码的解决办法
    忘记账号请:点击这里
    忘记密码请:将相关注册信息发送至med@tsu.tw
  • 3、如何联系
    如有任何其他问题或网站建议:
    请发邮件:med@tsu.tw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支付宝或微信,找到自己支付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