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断层(CT)检查:CT对早期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低于磁共振(MRI),前列腺癌患者进行CT检查的目的主要是协助临床医师进行肿瘤的临床分期,了解前列腺邻近组织和器官有无肿瘤侵犯及盆腔内有无肿大淋巴结。磁共振(MRI/MRS)扫描:MRI检查可以显示前列腺包膜的完整性、肿瘤是否侵犯前列腺周围组织及器官,MRI也可以显示盆腔淋巴结受侵犯的情况及骨转移的病灶。在临床分期上有较重要的作用。磁共振波普学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根据前列腺癌组织中枸橼酸盐、胆碱和肌酐的代谢与前列腺增生和正常组织中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波谱线,在前列腺癌诊断中有一定价值。MRS是利用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进行组织特定化合物的定量分析的方法。

枸橼酸盐(Cit)、胆碱(Cho)和肌酸(Cre)是前列腺MRS(H1质子谱)检查中最易观察到的代谢物,也是最有价值的指标。Cit是活体细胞线粒体三羧酸循环的重要代谢产物,为精液的组成成分。正常和增生的前列腺组织有分泌和浓缩Cit的能力,因此Cit的含量很高;而前列腺癌组织的分泌和浓缩Cit的能力减少或丧失,因此Cit的含量较低。Cho与细胞膜的增殖和降解有关。前列腺癌组织的细胞增殖速度快,细胞膜降解与合成活跃,因此Cho较正常组织含量高。Cre的浓度在前列腺癌与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含量无明显差别。因其化学位移共振峰与Cho峰部分重叠,不易区分,因此多与Cho合并计算。由于影响波谱中代谢物的信号强度的因素较多,绝对值比较无意义,而应该先标准化。通常用(Cre+Cho)/Cit的比值,根据文献报道将波谱(Cre+Cho)/Cit的比值>0.99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

MRS从物质代谢角度分析病灶代谢成分,提高了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ECT):前列腺癌的最常见远处转移部位是骨。ECT可比常规X线片提前3~6个月发现骨转移灶,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前列腺癌诊断成立,建议进行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特别是在PSA>20ng/ml的病例),有助于判断前列腺癌准确的临床分期。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5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