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排斥反应是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植片混浊失败的主要原因。临床常有眼部红、痛、视力下降的症状,检查时可发现睫状充血、植片水肿、房水闪辉、KP等体征。KP常为弥漫或链状排列,后者形成内皮排斥线,此线从边缘向中央延伸,植床附近常有粗大的新生血管,植片基质水肿,内皮皱褶,常在排斥线一边。排斥线以上的部分角膜植片仍保持透明。如免疫排斥反应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可出现全角膜水肿、混浊(下图)。

患者因真菌性角膜溃疡,行穿透角膜移植术,术后15个月发生内皮型免疫排斥反应,可见内皮排斥线(红色箭头)和后弹力层皱褶(黄色箭头)

图1:A. 患者因真菌性角膜溃疡,行穿透角膜移植术,术后15个月发生内皮型免疫排斥反应,可见内皮排斥线(红色箭头)和后弹力层皱褶(黄色箭头)

同一患者,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植片弥漫性水肿,后弹力层皱褶和内皮排斥线的断面呈点状混浊

图1:B. 同一患者,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植片弥漫性水肿,后弹力层皱褶和内皮排斥线的断面呈点状混浊

同一患者,RTvue OCT 检查,角膜植片基质层影像密度增高,上皮层水肿,内皮层界线粗糙,凹凸不平

图1:C. 同一患者,RTvue OCT 检查,角膜植片基质层影像密度增高,上皮层水肿,内皮层界线粗糙,凹凸不平

同一患者,临床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角膜内皮细胞边界模糊,失去正常六边形形态,细胞水肿,呈高强度反光图像

图1:D. 同一患者,临床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角膜内皮细胞边界模糊,失去正常六边形形态,细胞水肿,呈高强度反光图像

患者因真菌性角膜炎行穿透角膜移植术,术后随访2年,发生角膜植片内皮型排斥反应,植片弥漫性水肿,内皮皱褶呈龟裂状

图2:A. 患者因真菌性角膜炎行穿透角膜移植术,术后随访2年,发生角膜植片内皮型排斥反应,植片弥漫性水肿,内皮皱褶呈龟裂状

同一患者,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植片基质弥漫性混浊,混浊密度不均,内皮界面不清

图2:B. 同一患者,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植片基质弥漫性混浊,混浊密度不均,内皮界面不清

同一患者,RTvue OCT检查,显示角膜植片高度水肿、增厚,影像密度不均,上皮层水肿,有微细的水泡,内皮面凹凸不平

图2:C. 同一患者,RTvue OCT检查,显示角膜植片高度水肿、增厚,影像密度不均,上皮层水肿,有微细的水泡,内皮面凹凸不平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6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