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pterygium)是最早有记载的一种眼科疾病,它是眼科里面最常见病和最多发的疾病之一。所以,通常来说不是很严重的病。全世界均有发病,发病率与地理环境、职业及性别等有关系,常见于长期从事野外活动的中年男性,20岁以下人群患病率很低,我国局部地区可能俗称为“翼子”。迄今为止,翼状胬肉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患者早期大多无自觉症状,胬肉是结膜组织的异常增生,有逐渐向角膜中央发展的趋势,伴有新生血管。当胬肉进展伸入到角膜时,可造成角膜散光,致视力下降,临床上常见的是鼻侧的翼状胬肉(图1,2),也可见鼻颞两侧同时生长的胬肉(图3)。常把胬肉分为头、颈及体三部分,胬肉头部为灰色混浊,胬肉肥厚、隆起,体部常为充血状的三角形血管膜样组织。按胬肉的生长情况,又把翼状胬肉分为进展期和静止期,进展期常头部肥厚,周围灰色浸润明显,胬肉体也明显肥厚、充血,有粗大血管在增生组织内。静止期的胬肉头部平坦、体部不充血、血管少,有的呈薄膜状。
早期不需治疗,胬肉进展期,充血明显、胬肉肥厚时,局部适量滴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对减轻充血是有帮助的,但不能阻止胬肉的生长;影响视力时,采取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巩膜缘及结膜组织移植术,可有效降低胬肉术后复发(图4,5)。
图1A. 眼部翼状胬肉
图1B. 以上两张图片显示,翼状胬肉早期,结膜组织异常增生,伸入角膜
图2A. 翼状胬肉
图2B. 以上两张图片显示,翼状胬肉进展期,大量新生血管和肥厚的胬肉组织伸入角膜瞳孔区
图3:翼状胬肉,可见鼻颞侧同时生长的胬肉
图4A. 翼状胬肉,可见胬肉组织遮盖角膜瞳孔区,伴有大量新生血管
图4B. 同一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巩膜缘及结膜组织移植术后10天,可见移植结膜组织已经成活,结膜平伏
图5: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巩膜缘组织及结膜移植术,术后随访2年,可见角膜留有较淡斑翳,胬肉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