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主要介绍我国的戒毒工作现状,戒毒工作体制,戒毒工作经费,参与戒毒工作有关单位、部门涉及戒毒的职责,戒毒人员的权益保障以及提高我国戒毒治疗工作成效的对策。截至2013年底,我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247. 5万,其中滥用阿片类毒品人员135. 8万、滥用合成毒品人员108. 4万,分别占54. 9%和43. 8%; 2013年全国新发现登记吸毒人员36. 5万余,依法查获有吸毒行为人员68. 2万,处置强制隔离戒毒24. 2万,责令接受社区戒毒14. 5万,责令社区康复3. 9万,3年未发现复吸入员88. 9万。我国的戒毒工作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戒毒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得到完善

近年来,戒毒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完善,比如《禁毒法》、《戒毒条例》、《吸毒成瘾认定办法》、《吸毒检测程序规定》、《戒毒医疗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医疗机构戒毒治疗科基本标准(试行)》和《戒毒医院基本标准(试行)》、《阿片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氯胺酮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等。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使我国的戒毒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二、戒毒相关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

经过20余年的发展和调整,我国目前有公安和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约678个,床位约30万余张;卫生部门开设的自愿戒毒机构约100余个,床位约3000余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建设的70个戒毒康复场所试点项目中,已投入使用的有59个,累计安置戒毒康复人员67 000余名,在所康复9000余名;已建立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基地(点) 755个,累计安置阿片类戒毒康复人员32. 6万名,就业安置率达到30. 4%。

三、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得到普及

公安、卫生部门把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作为降低危害的有效手段,通过推广异地服药IC卡制度以解决流动服药人员异地服药难的问题,通过支持吸食海洛因重点地区增设门诊服药延伸点,以扩大维持治疗覆盖面、提高在治人员维持率。2012年底,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工作,共设立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756个,配备流动服药车30辆;累计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戒毒人员达到38. 4万名,在治人员20. 8万名,门诊服药年保持率达到80. 4%。

我国的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是以防治艾滋病为主要目的而建立起来的,收治的患者也主要是以静脉使用毒品为主的显性海洛因成瘾者,并不包括隐性海洛因成瘾者和合成毒品成瘾者,因而其治疗覆盖面也较为有限。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普及使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吸毒传播所占比例连续多年低于经性传播比例。

四、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正在摸索前进

《禁毒法》和《戒毒条例》对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只作了原则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或需要完善,如戒毒医疗服务和吸毒成瘾的治疗干预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如何整合和资源共享,如何发挥医疗机构在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中的作用等。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效果尚不明显,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吸毒人员的监督、管控力量较为薄弱,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执行主体为戒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或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由于多年的集权化统治,我国社区组织(居委会、村委会)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功能已经严重丧失,社区缺乏对社区事务主动管理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实际上主要靠戒毒人员的自觉性来进行。另一方面,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医疗、活动配套设施不足,必要的经费难落实到位,专业治疗人员、社会工作者也极度匮乏。

五、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社会参与度低、医疗卫生服务有待加强

吸毒成瘾的治疗现在几乎完全成为公安和司法部门的特定任务,缺乏社会机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的广泛参与。绝大多数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治疗大多停留在生理脱毒阶段,缺编现象严重,包括警力缺乏,医护人员缺乏,更缺乏进行行为治疗和心理康复的专业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现有的专业人员受过系统吸毒成瘾治疗培训的也十分有限,戒毒所干警接受过戒毒治疗尤其是合成毒品成瘾治疗培训的人数不多。虽然有较多的强制隔离戒毒所添置了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治的硬件设备,但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机构在进行吸毒者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的研究与实践,也只有少数几个机构在进行集体居住治疗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多没有能够得到推广应用。据调查,强制隔离戒毒所60%的患者已感染上丙肝病毒、乙肝病毒,这些疾病需要耗费巨大的卫生服务资源,但大多数强制隔离戒毒所都没有足够的卫生服务资源以及相应的经费,不能够为这些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卫生服务。

绝大多数强制隔离戒毒所男性和女性戒毒人员的戒毒康复程序都是一样的,没有根据女性戒毒人员的社会心理特点设置专门针对女性戒毒人员的治疗康复程序。部分强制隔离戒毒机构经费不足,导致戒毒人员的生活费缺口较大,医疗费用不足,干警待遇偏低。

六、戒毒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和能力有限

据国外有关调查,显性吸毒者和隐性吸毒者的比例通常为1∶4左右。2013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者为247万,按此推算全国应有吸毒者约1200万,而2013年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人数为47. 2万,美沙酮维持治疗在治人数为20. 8万,自愿戒毒人数5891人,三者合计约占在册吸毒人数的27. 8%,除掉3年未发现复吸入员88. 9万名,当年还有近1043万吸毒者未得到科学、正规、有效治疗。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吸毒是违法行为,导致隐性吸毒者选择自己戒毒和地下戒毒,既不科学也不规范,更无安全性。我国戒毒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和能力的不足为地下戒毒场所和非法戒毒药物提供了非常巨大的市场。

七、强调成瘾后的惩治而忽视成瘾前的干预

吸毒成瘾一般可分为开始(尝试)、发展(滥用)、成瘾(依赖)和复发(复吸)几个阶段,而公安和卫生部门现行的戒毒措施主要针对的是成瘾与复吸(复发)阶段的吸毒者,实际以上吸毒者仅占全部毒品使用者的极少部分,现行的戒毒措施忽视了大部分处于滥用和成瘾前阶段且需要治疗和干预的毒品使用者。由于极少有为成瘾前的吸毒者提供治疗干预的专门机构,只能任其自然发展为成瘾者后才可能得到戒毒治疗。

八、自愿戒毒对象以阿片类物质成瘾者为主且自愿戒毒机构日趋萎缩

我国的自愿戒毒医疗机构,无论是公安和司法的强制隔离戒毒所的自愿戒毒部,还是医疗卫生部门开设的自愿戒毒所,还有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其治疗对象绝大多数为阿片类物质成瘾者。

我国自愿戒毒机构最多时达600余家,现仅存100余家,仍在正常运转的不足30家。可能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业务范围狭窄,大多数仅开展脱毒治疗;二是治疗对象单一,仅治疗阿片类物质成瘾者;三是治疗方法和管理不规范,如夸大疗效、收费混乱;四是缺乏政策支持和专业指导,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由于国家缺乏对自愿戒毒医疗机构的投入,致使这些机构需要通过营利来养活自己,受利益驱动,追求短期效果、重医械、轻康复,治疗缺乏针对性,不重视个体不同情况与需求,进而影响到吸毒成瘾人员及其家属对自愿戒毒医疗机构的信任。另外,自愿戒毒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很少接受标准化的培训,缺乏专业技能,治疗方案鲜有循证原则,对吸毒成瘾人员的治疗和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大多数从业人员产生职业倦怠。

随着自愿戒毒业务的萎缩,国家对自愿戒毒领域的重视程度、政策支持、财政扶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水平提升等也相应减少,造成目前我国自愿戒毒领域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青黄不接,以及学术及研究水平偏低的现状,这也将是影响和制约我国吸毒成瘾防治工作未来发展不可忽略的因素。

九、缺乏针对合成毒品成瘾的治疗机构、干预模式及方法

目前,全国仅有少数自愿戒毒所收戒前来自愿戒毒的合成毒品成瘾者,只有少数精神病医院收治滥用合成毒品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该群体处于求治无门和无人问津的状态。而强制隔离戒毒所则缺少有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方法与手段,大多数与阿片类成瘾者混关混押,康复治疗手段与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7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