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和要求】
了解模型测量项目内容及其意义。
【实训内容】
1. 示教常用模型测量项目的测量。
2. 示教牙列拥挤的间隙分析。
3. 学生按示教内容完成模型测量。
【仪器、设备和材料】
直尺、软铜丝、分规、游标卡尺、拥挤错牙合模型、记号铅笔等。
【方法和步骤】
(一)常用模型测量项目的测量
1. 牙冠宽度的测量 用分规或游标卡尺测量每个牙冠的最大径。
2. 牙弓弧形长度的测量 可用一根软丝来测量牙弓的长度。
3. 牙弓拥挤度 牙弓应有长度与牙弓现有弧形长度之差或必须间隙与可用间隙之差。
4. 牙弓长度的测量 由中切牙近中接触点到左右第二恒磨牙远中接触点间连线的垂直距离即为牙弓总长度。此长度可被两侧尖牙连线和两侧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连线分为三段,分别为牙弓前段长度、牙弓中段长度、牙弓后段长度。
5. 牙弓宽度的测量 一般分三段测量:前段为双侧尖牙牙尖间的宽度;中段为双侧第一前磨牙中央窝间的宽度;后段为左右第一磨牙中央窝间的宽度。
6. 牙合曲线的曲度 将直尺放置在下切牙切端与最后一个下磨牙的牙尖上,测量两侧Spee氏曲线最低点至直尺的距离,两侧的平均值加0.5mm为排平牙弓或改正牙合曲线所需的间隙。
7. 牙槽弓的长度及宽度 牙槽弓的长度是上中切牙唇侧牙槽弓最凸点至第一恒磨牙远中接触点连线之垂直距离。牙槽弓的宽度即左右侧第一前磨牙牙槽骨最凸点间的距离。
(二)间隙分析
拥挤牙列间隙分析将间隙关系的评估仅限于模型分析是不全面的,如矫治所需间隙除考虑拥挤度外还应考虑切牙前后向位置、上下牙弓及颌骨关系。因此综合性的间隙分析必须把模型分析和头影测量分析结合起来。本实习以下牙弓拥挤为例,让学生了解牙弓拥挤单纯模型分析的一般方法。
1. 测量可用间隙 用一根软丝测量牙弓的弧形长度(两侧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间)。
2. 测量必须间隙 一般以下颌第一磨牙前牙弓内各个牙的牙冠宽度之和代表牙弓应有长度或必需间隙。
3. 计算牙弓拥挤度 必需间隙-可用间隙
4. 矫正Spee氏曲线所需间隙 下牙弓双侧Spee氏曲度均值加0.5mm。
排齐牙齿所需间隙=(3)+(4)
【注意事项】
1. 模型测量时注意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
2. 牙冠宽度指牙冠近远中邻面的最大径。
3. 用黄铜丝法测量牙弓现有弧形长度时,可测3次取平均值,以获得较准的数据。
【思考题】
1. 模型测量的意义和用途是什么?
2. 间隙分析的意义是什么?
【量化及考核标准】
![192-1](https://www.tsu.tw/kou/zhengji/img/image0048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