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氯喹是20世纪上半叶广泛使用的抗疟药物,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一直是首选的一线抗疟药物,由于其疗效佳、副作用少、价廉,因此深受欢迎,并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20世纪50年代末氯喹抗性虫株的出现及迅速播散,氯喹治疗恶性疟患者的效果降低,甚至无效。研究证明,抗氯喹的恶性疟原虫食物泡内氯喹浓度比敏感株低25%~90%,抗性株细胞内氯喹浓度远低于药物有效水平,以致氯喹治疗无效。研究表明导致虫株对氯喹产生抗性的分子机制是与氯喹抗性转运蛋白基因(Pfcrt )的72~76位密码子发生突变及恶性疟原虫多药物抗性基因-1(Pfmdr1 )的突变等有关。

氯喹抗性虫株的Pfcrt蛋白发生K76T突变后,带正电荷的赖氨酸由不带电荷的酪氨酸代替,失去正电荷后,氯喹外流不受抑制,致使氯喹分子移至细胞外;或是氯喹抗性株可能具有能量依赖Pfcrt蛋白关联的氯喹外流载体,将食物泡内氯喹转运至膜外;也可能是K76T突变引起蛋白构象改变,从而导致氯喹分子外流。此外,Pfmdr1 基因的拷贝数也可影响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虽已明确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产生与基因突变或基因拷贝数有关,但其确切的分子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6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