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胎儿和母亲血型不相容时,母体产生相应的IgG类血型抗体并通过胎盘,使胎儿红细胞致敏,造成溶血甚至死胎。如胎儿存活,出生后来自母体的抗体可继续作用于新生儿红细胞,使之溶血,严重者造成死亡。新生儿黄疸因血中游离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导致,游离胆红素(即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未与白蛋白结合的部分)具有较强的亲脂性,能透过细胞膜,当它进入脑组织后,可产生胆红素的毒性作用而致胆红素脑病。胆红素的神经毒性作用是阻断脑细胞线粒体的氧利用,使脑细胞的“呼吸”和能量代谢产生受到抑制,称为“核黄疸”,从而影响脑的正常功能。

临床上通常以血清胆红素浓度来估计核黄疸的危险性,一般认为血清总胆红素浓度高时有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但通常要以游离胆红素的升高为主。核黄疸后的患儿多数为手足徐动型脑瘫。由于脑基底核等部位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患儿出现锥体外系受损症状或体征及不同程度的智力减退,主要表现为四肢不自主的、无目的,不协调的动作,紧张时加重;颜面肌肉、发音、构音器官也受累,表现流口水、咀嚼困难、语言障碍、听力失常等。近年来有研究指出,我国胆红素脑病和核黄疸的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造成了新生儿生理缺陷。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7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