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外观及理化性质的检查是精液常规分析的第一步,以定性为主,有助于对每份精液的总体评价。精液外观及理化性质的检查,均应在精液液化后进行。

精液外观

正常液化精液标本一般呈均质性、灰白色的外观。如果精子浓度非常低,精液可显得透明些;如果精子浓度非常高,可呈乳白色外观;长期禁欲者可呈淡黄色。有时精液可呈红褐色(内有红细胞),可能与精囊炎、前列腺炎等生殖系统疾病有关,黄疸患者的精液和服用维生素或者药物者的精液可呈黄色。

精液体积

由于要计算精液中的精子总数和非精子细胞,所以精确测量精液体积是任何精液评价的基础。WHO推荐了两种方法:

称重法

采集前预先称重容器,采集后称重盛有精液的容器,两者重量之差值即为精液标本的重量,假设精液的密度为1g/ml,可计算出精液体积。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没有造成任何精液的丢失,测量结果比较精准。但由于精液的密度并非一恒定值,其变化范围在1.043~1.102g/ml,所以结果会有轻微的误差。

直接测量法

可将精液标本采集到一个改良的广口带刻度量杯中,直接从刻度上读取精液体积(精确到0.1ml)。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对于标本容器的精度要求很高。另外,如果需要对精液标本进行某些处理,这种专为精液体积测量而设计的容器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不推荐将精液从采集容器中吸到移液管、注射器或倒入量筒中来测量体积,因为不能完全回收精液,因此会低估精液体积。丢失的体积可以在0.3~0.9ml之间。

WHO给出的精液体积参考值下限是1.5ml。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精液量的多少与射精次数相关。精液体积小,可见于前列腺、精囊的病变或射精管、输精管的病变,也可能是采集时丢失精液、不完全逆行射精或者雄激素缺乏等所致。精液体积大,可能反映附属性腺活动性炎症情况下的活跃分泌。

精液液化

刚离体的精液,由于精囊分泌的凝固蛋白作用而呈胶冻状。在前列腺分泌的蛋白酶作用下,精液在室温中开始液化,逐渐变得稀薄。通常在15min内完全液化,很少超过60min或更长时间。正常液化的精液标本可能含有不液化的胶冻状颗粒,这不表明任何临床意义,但黏液丝的存在可能干扰精液分析。

若超过60min仍未液化,则称为液化迟缓,这也是引起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不液化的原因除了前列腺功能异常引起的相关蛋白水解酶活性下降外,还有其他一些不明原因。

如果精液在30min内不液化,不要开始进行精液分析,而是再等待30min。如果60min后仍未液化,可选择以下方法进行处理并记录这一过程:

  1. 一些标本通过加入等体积的生理培养液(如Dulbecco磷酸缓冲盐水),并且用加样器反复吹打,可使其液化。
  2. 精液反复(6~10次)缓慢地通过接在注射器上的18号钝性针头(内径0.84mm)或19号针头(内径0.69mm),可降低精液的非均匀状态。
  3. 应用一种广谱蛋白水解酶(EC 3.4.22.32)菠萝蛋白酶消化,有助于促使精液液化。

精液黏稠度

黏稠度应在精液完全液化后检测。方法之一是将标本吸入滴管中,然后让精液借助重力滴下,正常的精液应为不连续的小滴。异常时液滴连贯成长于2cm的拉丝。方法之二是将一玻璃棒插入标本中,然后提起,如提起形成拉丝,也应不长于2cm。

与不完全液化的标本相比,黏稠的精液标本呈均质黏性,并且其黏稠度不随时间而变化。高黏稠度常干扰精子活力、精子浓度、精子表面抗体和生化标志的检测,可采用与处理延迟液化相同的方法来降低黏稠度。

pH值

pH值应在液化后的同一时间测量,最好在30min后,不要超过1h,否则其测量结果会受到精液中CO2逸出的影响。其测量方法为:充分混匀精液标本后,在pH试纸(测量范围在6.0~10.0)上均匀地涂上一滴精液,待浸渍区的颜色变得均匀(<30s)后与标准条带进行颜色比对,读出pH值。应使用已知的标准品来检验pH试纸的精确性,对于黏稠的标本,使用为测量黏稠液体而设计的pH计来测量少量精液的pH值。

WHO目前将pH≥7.2作为精液pH值的参考值。一般认为,如果pH值<7.0并伴有体积小,可能存在射精管阻塞或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以及精囊发育不良。高pH值不能提供有用的临床信息。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