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食毒品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口服、咀嚼、口吸、鼻吸、注射等多种方式。因最初滥用毒品的方式为口鼻吸入,主要用于鸦片的吸食,故称吸毒。此后,摄入毒品的方式越来越多,为方便称呼,现将摄入毒品的各种方式统称吸毒。因此,吸毒是指使用口服、咀嚼、口吸、鼻吸、注射等方式摄入毒品的行为总称。

咀嚼

人类摄入毒品最原始的方法,主要用于古柯叶、卡塔叶的吸食,南美洲的土著人在可卡因发现之前通过咀嚼古柯叶来获得提神与精神愉悦的感觉,这是最早的吸食方法。有些人为了寻求刺激而过量咀嚼古柯叶、卡塔叶,会因植物纤维与生石灰的共同作用导致牙齿过多磨损,造成各种牙病。

吸入

烟吸:百余年前吸食鸦片是借助烟枪点燃烟土口吸。现多将海洛因掺入烟丝,通过吸烟将毒品吸入,多见于初吸者。此法简便易行,隐蔽性强,但过滤、挥发较多,较为浪费,而且一旦成瘾,即感效果差、不过瘾。因此,多数人从经济角度及精神感受方面考虑,成瘾后大多改为烫吸或注射。目前已有贩毒集团专门特制的含毒香烟,这是贩毒者袭击、引诱正常人群吸毒的诱饵。大麻烟也可通过这种方式吸食。

烫吸:又称“追龙”、“走板”、“吹口琴”、“遛”,是吸毒者尤其是海洛因、冰毒吸食者最常见的吸毒方式。由于肺黏膜的吸收功能很强,而且肺血流直接入左心,再到大脑需时极短。故吸毒后起效较快、欣快感较强。这种方式主要用于烫吸黄皮、海洛因、冰毒、麻古等。

鼻吸:多用于可卡因、氯胺酮( K粉)的吸食,吸食者将可卡因装入3~5cm的小管中,在小管中插入稻草秆、塑料管、纸管等,然后对准鼻孔用力吸入,或堵住一个鼻孔,用另一个鼻孔猛吸。K粉的吸食也都采用这种方式,由于毒品可直接从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起效较快。

口服

阿片酊、大麻油过去曾以口服方式吸食,现多为口服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如摇头丸、苯丙胺片、含阿片的止咳糖浆、三唑仑等。口服毒品后由于消化道各种酶的作用,加上肝脏首过效应的影响,毒品的药效可明显减弱,产生依赖性的危险相对较低。但某些毒品如摇头丸、苯丙胺片由于雾化点高、水溶性差等特点,决定了这些毒品的吸食以口服为宜。目前主要以口服为主的毒品还包括咖啡因、神圣的蘑菇、LSD、GHB。

注射

静脉注射:近年在国际上非常流行静脉注射吸毒( IDU),这种方式吸毒者称为“扎”,海洛因、哌替啶、吗啡、可卡因等毒品均可采用静脉注射。采用静脉注射吸毒的原因,一是吸毒到了一定程度,量小或纯度不够,吸毒者便找不到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于是就采用将毒品直接注入血液的手段,以寻求一种转瞬即逝的快感;二是以静脉注射吸毒,达到快感所需的毒品量少,可以节约毒资。

动脉注射:其方法与静脉注射相同,动脉注射的危险性要明显大于静脉注射,容易导致动脉瘤或死亡,采用动脉注射者多为追求超强快感的年轻吸毒者,也见于静脉闭塞无法使用的IDU人员。

其他注射法:包括皮下注射、肌内注射、指甲下注射,多用于浅表静脉闭塞无法使用时。

以注射方式吸毒,不仅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重,而且极易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有的吸毒者注射毒品时,一时找不到注射用水稀释,就用自来水或抽自己的血液稀释,有的吸毒者还常共用同一个未消毒注射器,故吸毒者中高发肝炎、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同时,注射吸毒若剂量掌握不好易造成过量中毒致死,还有的吸毒者将一些不宜静脉注射的片剂、粉剂混入水中供静脉注射,其中的不溶性颗粒易造成血管栓塞。

黏膜吸收

将毒品通过口腔黏膜、阴道黏膜、直肠黏膜而吸收,此法应用较少。

上述各种吸毒方式中,烫吸发生作用快,又不经过肠肝循环,无首关效应,不浪费(需要技巧,比如憋气20秒),不容易中毒(吸至不能耐受时会自动停止),不容易交叉感染,所以吸毒者采用烫吸最多。静脉注射则比较麻烦,要购买注射器、消毒注射器,还需要一定的技术,又容易发生感染,同时由于不同批次毒品的纯度不能测定,所以容易发生过量中毒,虽然吸收最完全,快感强度最大,尤其动脉注射更是如此,但采用的人不多。口服因为发生作用慢,快感较弱,大部分毒品易被代谢(胃、肠液、肠黏膜、肝),比较浪费,虽然比较简单、安全,但采用的人少。在实践中,吸毒者往往根据自己的习惯、毒品的种类而采用不同的方法,纯度较低的毒品(“黄皮”或“青皮”)多采用烫吸的方法,摇头丸、止咳糖浆多采用口服,K粉多采用鼻吸,纯度高的“白粉”则采用静脉注射。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7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