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疽性龟头炎为龟头的急性或慢性破坏性溃疡性病变,多见于平时不注意卫生和身体状况较差者。

临床诊断

辨病诊断

症状:坏疽性龟头炎发病早期龟头及包皮有烧灼感及痒感,炎性渗出物有臭味。当阴茎发生坏疽时,病人有寒战、高热、恶心及呕吐等症状。如病变累及尿道口,可发生尿痛或排尿困难。

体征:本病初期皮损主要在龟头和包皮,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向阴茎体蔓延,甚至可达阴茎根、阴囊和下腹部。最早的体征为龟头或包皮内侧有小而色红的糜烂点,同时局部有较多的渗出物,呈黄色或白色,有臭味。如有包茎者可引起化脓性病变。如病情继续发展则可出现广泛的溃疡,溃疡边缘高起,质较硬,基底为肉芽组织,容易出血,溃疡表面常有脓性分泌物,也可形成脓痂。溃疡周围的皮肤呈暗红色,阴茎常有水肿,继而龟头可变硬,发红,包皮肿胀,颜色发黑。本病破坏性很大,不易愈合,严重者龟头、部分阴茎,甚至整个阴茎可以在短期内出现坏死和脱落。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明显。

实验室检查:分泌物涂片或细菌培养可以发现类螺旋体与短梭形弧菌。

辨证诊断

湿热下注型

  1. 临床表现:阴茎皮肤发红、糜烂,脓性分泌物较多,气味发臭,胸脘痞满,身热不扬,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2. 辨证要点:阴茎皮肤糜烂,分泌物较多,气味发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正虚邪陷型

  1. 临床表现:阴茎广泛糜烂、溃疡,甚则坏死并脱落,伴恶寒、发热、精神萎靡、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2. 辨证要点:阴茎广泛糜烂、溃疡,甚则坏死并脱落,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鉴别诊断

龟头包皮炎:本病局部也有潮湿、红肿、糜烂、溃疡,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及压痛等,但一般不出现坏死性病变。分泌物涂片或细菌培养可以发现非特异性细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等。

阴茎梅毒:本病可有渗出物,局部溃疡,溃疡面表浅,表面扁平,边缘高起、发硬,底部有血清渗出,有不洁性交史,且暗视野检查可发现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学检查可助诊断。

软下疳:本病也有龟头包皮处潮湿、红肿,有分泌物,但量较少,臭味较轻,起病较缓,有性病接触史,分泌物直接涂片或细菌培养可检查出杜克雷氏杆菌。

阴茎癌:本病最常发生于阴茎头及包皮内板或冠状沟处。初期为丘疹、溃疡,可有糜烂,边缘硬而不整齐,有分泌物、出血及恶臭味。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

阴茎结核:本病阴茎头处往往有慢性溃疡,但病程较长,溃疡边缘清楚,周围有浸润性硬结,基底为肉芽组织或干酪样坏死组织。分泌物涂片或细菌培养可以检查出结核杆菌。

治疗

提高临床疗效的思路提示:

明确诊断,及早治疗:要依据病史和相关症状特征以及相关检查做出明确诊断,并及时采取抗感染治疗和支持治疗。

把握病机,分清虚实:本病病机为湿热毒邪内侵,正气亏虚。所涉脏腑以肝、脾、肾为主。病之初期以湿热下注为主,属实证;病之后期为正气亏虚,毒邪内陷,为虚证或虚实兼杂证。

中医治疗

湿热下注型

  1. 治法:清利湿热。
  2.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3. 龙胆草10g,栀子10g,黄芩10g,柴胡10g,金银花30g,连翘20g,蒲公英30g,野菊花20g,土茯苓30g,生甘草10g,白花蛇舌草20g。

正虚邪陷型

  1. 治法:补益气血,托毒生肌。
  2.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3. 黄芪30g,白术12g,茯苓15g,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0g,桔梗10g,白芷10g,皂角刺10g,金银花30g,生甘草10g,甘草10g。

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1. 支持疗法:加强营养,改善全身状况,包括补充各种维生素、脂肪、糖及蛋白质等,必要时酌情配合输入新鲜血液。
  2. 抗感染: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分别给予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抗生素,一般以青霉素为首选,其他高效广谱抗生素可酌情选用。

局部外治

  1. 用过氧化氢溶液湿敷患处。
  2. 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硫酸铝稀释液湿敷。
  3. 用玉露膏或金黄膏外敷,用于疾病初起局部以红肿为主者。
  4. 用2%~10%黄柏溶液洗涤后,再用玉露膏外敷,适用于局部皮肤腐烂发黑者。
  5. 外用生肌散或生肌白玉膏,适用于腐肉脱落,新肌待生者。

手术治疗:病变部位溃烂、坏死或长期不愈者,应考虑从坏疽部位的近心端行根治性切除术。某些病人可行包皮或阴茎背部切开术,以便暴露龟头,彻底引流。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0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