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阴囊坏疽是发生在阴囊的急性炎性坏疽。临床发病急,阴囊红肿紫黑,迅速溃烂,甚则可使整个阴囊皮肤腐脱,睾丸外露,是凶险的外科急症之一。该病属中医“脱囊”范围,又称“囊脱”“阴囊毒”“囊发”。

临床诊断

辨病诊断

症状与体征:特发性阴囊坏疽发病急,初起阴囊皮肤潮红、肿胀,形成红斑、水疱,继而溃烂,渗出大量黄色稀薄分泌物,臭味浓烈。继而阴囊皮肤坏死、潮湿、迅速蔓延,可扩展到阴茎和腹壁,甚至可达腋窝。阴囊坏死严重者,可见睾丸裸露。坏死组织约2周后开始脱落,1个月左右可痊愈。但病重者死亡率较高。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伴高热、寒战、恶心、呕吐,甚至神昏谵语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达(12~13)×10 9 /L,中性粒细胞多超过80%,且有核左移。脓液涂片镜检或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辨证诊断

湿热下注型

  1. 临床表现:阴囊红肿热痛,伴全身发热,寒战,口干欲饮,小便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 辨证要点:阴囊红肿热痛,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脉滑数。

热毒内侵型

  1. 临床表现:阴囊红肿,焮热疼痛,继而皮肤紧张湿裂,其色紫黑,迅速腐烂,渗出脓液,臭味浓烈,腐肉大片脱落,睾丸外露,全身恶寒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洪数。
  2. 辨证要点:阴囊红肿,焮热疼痛,旋即紫黑溃脱,流液奇臭,伴恶寒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气阴两虚型

  1. 临床表现:阴囊腐脱渐止,新肉缓慢生长,身困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口干唇燥,身热汗出,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无力。
  2. 辨证要点:阴囊腐脱渐止,新肉不生,伴身困乏力,口干唇燥。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鉴别诊断

急性化脓性睾丸炎:急性化脓性睾丸炎起病急,阴囊红肿灼热,与本病相似。但急性化脓性睾丸炎之阴囊红肿多为一侧,睾丸明显肿大压痛。而特发性阴囊坏疽为全阴囊红肿  热剧痛,不伴有睾丸肿大,可资鉴别。

急性阴囊蜂窝织炎:急性阴囊蜂窝织炎病变比较局限,边缘为红色隆起,肿胀的表皮可有小水疱密集成群,一般无坏死现象,且病势缓和。阴囊特发性坏疽病变广泛,皮损严重,腐肉大脱,睾丸外露。

治疗

提高临床疗效的思路提示

明确病位,辨证分期:对本病进行辨证,当明确病位,掌握特征,谨守病机,果断施治。并依据病程的进展,辨证分期。早期为毒邪炽盛,治以清肝利湿,解毒消肿;中期为肝肾阴伤,热毒内侵,当凉血解毒,养阴托脓;晚期为气血双亏,治以大补气血。

把握特征,及早诊治:临证时要把握本病来势暴急,发展迅速,病情险重的特点,及早诊治,以免发生邪毒内陷,造成不良后果。

中医治疗

湿热下注型

  1.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2. 方药:龙胆泻肝丸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3. 龙胆草6g,金银花15g,黄芩10g,栀子9g,泽泻15g,木通6g,车前子(包)20g,防风6g,白芷9g,当归20g,乳香6g,没药6g,天花粉12g,贝母10g,穿山甲12g,生地黄20g,柴胡10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2g。

热毒内侵型

  1. 治法:凉血解毒,养阴托脓。
  2.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3. 黄连12g,黄芩10g,栀子6g,连翘12g,水牛角30g,石膏30g,知母15g,生地黄15g,玄参10g,丹皮10g,赤芍15g,金银花20g,黄柏10g,当归20g,白芍15g。

气阴两虚型

  1. 治法:益气养阴。
  2. 方药:圣愈汤加减。
  3. 党参20g,黄芪30g,生地黄15g,白芍15g,玄参15g,当归20g,天花粉15g,丹皮15g,金银花20g,太子参20g。

西医治疗

全身治疗:据致病菌的不同,选用敏感抗生素,足量、及时、彻底地治疗。另外可选用特异性血清以备急用。

外治法:立即切开阴囊皮肤,不论是否有坏死,做多处切口。用Dakim液湿敷。用1:5000高锰酸钾和过氧化锌局部应用,因释放氧缓慢,疗效优于H 2 O 2 。坏死组织在2周左右开始脱落,肉芽逐渐生长,由于阴囊皮肤修复能力强,即使睾丸与精索裸露,经过4~6周仍可被新生皮肤所覆盖。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1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