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是由于先天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因素导致阴虚内热,临床表现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素问•奇病论》首先提出消渴之名。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不仅有专篇讨论,且最早提出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治疗方药。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消渴候》论述其并发症说:“其病变多发痈疽。”《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说:“焦苦消瘦”,对消渴的临床特点作了明确的论述。明•戴思恭《证治要诀》明确提出上、中、下之分类。

病因无外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肺、胃、肾为主要病变脏腑,尤以肾为关键。三脏之中,既互相影响又有所偏重。

消渴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

1. 中消

(1) 胃热炽盛证证机为胃火内炽,消谷腐熟太过,耗伤阴津。表现为消谷善饥,胃脘灼痛,形体消瘦,口渴,口气臭秽,齿龈红肿疼痛,尿多色黄,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治法为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代表方为玉女煎加减。常用药:生石膏、知母、黄连、栀子清胃泻火;玄参、生地、麦冬滋肺胃之阴;川牛膝活血化瘀,引热下行。

(2) 气阴亏虚证证机为气阴不足,脾失健运。症状主要为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治法为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代表方七味白术散加减。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益气健脾;木香、藿香健脾行气;葛根生清生津;天冬、麦冬养阴生津。

2. 下消

阴阳两虚证证机为肾阴亏虚日久,阴损及阳,肾阳衰微,阴阳俱衰,肾失固摄。症状主要为小便频数,混浊如膏,面容憔悴,耳轮干枯,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极度乏力,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治法为滋阴温阳,补肾固涩。代表方剂金匮肾气丸加减。常用药:熟地、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益精固肾;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茯苓健脾渗湿;附子、肉桂温肾助阳。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4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