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学认为消渴病病因多与素体阴津亏乏、先天禀赋不足有关;此外,人至老年,脏腑器官功能随年龄的增加相继渐衰且脆弱之自然生理变化过程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外因诸如饮食起居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形体肥胖,精神紧张,情志不畅,嗜啖烟酒、房事过度,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思虑劳倦等是引发“消渴”病必要的外部条件。这些观点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
对病机的传统认识是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并以“三消”分而论之,也曾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随着对糖尿病认识和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许多糖尿病患者临床无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常有疲乏无力、轻度口渴、尿频、多汗、皮肤瘙痒等非特异性症状,且起病隐匿、程度轻微,常被忽视,部分患者是因健康检查或其他血管并发症原因就诊而发现,加之现代医学的早期干预、西药合理使用、介入治疗的推广应用、宣传教育的普及和民众防范意识的逐步提高等等,导致传统消渴病机模式发生了极大转变。因此许多学者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和实践体会,指出糖尿病的主要病机绝非单纯用阴虚燥热和“三消”所能解释清楚的,传统的理论已不能全面满足临床的需要,各地医家纷纷另辟新径,提出不同见解,概括为本虚标实,本虚包括:脾虚、气阴两虚、阳虚,标实包括:气滞、血瘀、痰浊、毒邪。刘铜华等总结如下:
脾虚论
糖尿病的各种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代谢综合征及慢性病变。此两点与脾的运化及升清功能的降低有密切关系。糖尿病病理改变形式一是降出大于升入,二是升降无序,而脾气下脱是其病理改变的基本病机,并贯穿于整个病变过程,所以临床辨证以健脾为主制订方药,均有较好的疗效。
气阴两虚兼血瘀论
高彦彬等对558例糖尿病患者病机特点进行分析,辨证以气阴两虚兼瘀最多见(占46. 9%)。童家罗认为气阴两虚兼瘀是消渴的病机。封俊言等亦认为糖尿病病机以气阴两虚兼瘀多见。大量临床报道证明,遵守气阴两虚兼瘀病机辨证用药每获良效。
肝失疏泄论
张延群等的观察结果表明,糖尿病不仅与肺脾肾相关,而且与肝的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李小杵等认为糖尿病与肝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肝的消渴之亢,治亦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养护肝体。王钢柱等认为本病病机正如清代医家黄坤载言“消渴之病,独责肝木”。治疗消渴必以疏利为法,选用逍遥散加减,对245例治疗观察一年,疗效满意。
瘀血论
祝谌予于1980年对3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几乎全部病例均有舌暗或瘀斑,故首先提出糖尿病夹瘀之说。林兰等观察数百例糖尿病患者,显示糖尿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并发症,舌多暗有瘀斑,舌下静脉青紫或怒张,血液流变学观察,有瘀血存在,提出血瘀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病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瘀血证密切相关,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加用活血化瘀药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糖、脂肪代谢和血液高黏状态及血管神经并发症症状。熊曼琪等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瘀热互结是2型糖尿病的病机特点。
痰论
王志学等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目前消渴患者“三多”症状不典型,多形体肥胖,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胸闷,头痛,半身不遂,女子月经块多,面色晦暗,舌体胖大,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滑腻等痰瘀互结症状,认为痰瘀互结是消渴病的主要病机之一,是糖尿病诸多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盛梅笑等对10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发现痰湿可见于该病的整个过程,随着慢性血管病变的出现,兼痰湿证者亦增多。
毒邪论
糖尿病以热毒、湿毒、浊毒、瘀毒为主。在1型或2型糖尿病的病情加重期,多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燥热、多汗、大便干、舌红少津等一系列热毒内盛之象,或是肝郁化火而致,或是阴虚火旺所成。总之,表现为一派热毒内盛之象,治宜清热解毒。还有一类患者,热象不明显,但血糖显著升高,舌苔厚腻,或黄或白,形体偏胖,属湿毒、浊毒。
阳虚论
现代医家对阳虚之消做了初步探讨。王毅鄂研究发现,消渴也有因素体阳虚,初起即同时兼有气虚或阳虚者,并认为此时的上燥渴、下尿频之证乃蒸腾水气所致。张弛在对糖尿病患者病因分析中发现,不但有素体阴虚,也有素体阳虚、阴阳两虚者。其中素体阴虚,素体阴阳两虚者多见于2型糖尿病,而素体阳虚者多见于1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