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病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其基本特征。临床以肿块逐渐增大、质地坚硬、多固定不移、边缘不规则、偶伴发热。常伴乏力、食欲缺乏、消瘦并进行性加重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在古医籍中多结合各种癌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而予以相应的命名,如甲状腺癌类属于“石瘿”,肝癌类属于“肝积”等,另外还有“舌菌”、“噎膈”、“乳岩”、“癥瘕”、“积聚”、“肠覃”、“肺积”、“伏梁”、“翻花疮”等病名的记录,有关记载和论述散见于各个时期的内、外、妇、儿、口腔等各科的医籍文献中。

远在殷墟甲骨文就有“瘤”的记载。《说文解字》云:“瘤,肿也,从病,留声。”而“癌”字首见于宋•东轩居士所著的《卫济宝书》,该书将“癌”作为痈疽五发之一。

中医古籍对一些癌病的临床表现、分类、治疗,预后等均有所记载,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囷,真脏见,十月之内死。”所述症状类似肺癌晚期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所述的恶液质相符,并明确指出预后不良。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对肿瘤不易早期诊断、临床进展迅速、晚期恶病体质等都作了较为细致的观察。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说:“诸脏受邪,初未能成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并强调了肿瘤以虚为本。

癌病多由于正气内虚,感受邪毒,情志不舒,饮食失宜,宿有旧疾等因素,是在正虚的基础上,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热毒等多种病理产物相互纠结,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气血功能障碍,日久引起病理产物聚结而发生质的改变,形成有形之肿块。病理属性总属本虚标实。多因虚而得病,因虚而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癌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要结合病史、病程、四诊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辨证施治,做到“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晚期正气虚弱,重在补虚扶正,辅以祛邪抗癌。扶正之法主要是根据正虚侧重的不同,并结合主要病变脏腑而分别采用补气、清热解毒等法,并适当配伍有抗癌作用的中药。

证治分类

1. 阴伤气耗证证机为脏腑阴伤,久则耗气,气阴两虚所致。症状主要为口咽干燥,盗汗,头晕耳鸣,视物昏花,五心烦热,颧红,腰膝酸软,乏力,食欲缺乏,腹痛隐隐,大便秘结或溏烂,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或细无力。治法益气养阴,扶正抗癌。代表方为生脉地黄汤加减。常用药:人参大补元气;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敛补肺津;生地、熟地、玄参滋阴补肾;百合、麦冬、甘草滋阴润肺。

2. 气血双亏证证机为久病伤正,气虚血亏所致。症状表现为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唇甲色淡,气短乏力,动辄尤甚,伴头昏心悸,目眩眼花,动则多汗,口干舌燥,纳呆食少,舌质红或淡,脉细或细弱。治法为益气养血,扶正抗癌。代表方十全大补汤加减。常用药:人参、生黄芪补气;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养血补血和血。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4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