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蛔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成虫寄生于小肠,多见于空肠,以半消化食物为食。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受精卵在荫蔽、潮湿、氧气充足与适宜温度(21~30℃)下,经2周,其内的卵细胞发育成第一期幼虫,再经一周,在卵内第一次蜕皮后发育为感染期卵。感染期卵被人吞入,在小肠内孵出幼虫。幼虫能分泌透明质酸酶和蛋白酶,侵入小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钻入肠壁小静脉或淋巴管,经静脉入肝,再经右心到肺,穿破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在此进行第2次和第3次蜕皮,然后,再沿支气管、气管移行至咽,被宿主吞咽,经食管、胃到小肠,在小肠内进行第4次蜕皮后经数周发育为成虫。蛔虫病常见症状有脐周疼痛、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荨麻疹等,儿童有流涎、磨牙、烦躁不安等,重者出现营养不良。蛔虫有钻孔习性,患者发热或食用辛辣食物会刺激虫体活动加剧,此时患者出现剧烈的阵发性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虫体可随呕吐物吐出。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6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