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roundworm)又称似蚓蛔线虫,形态类似蚯蚓,是寄生于人体的最大线虫之一,寄生部位在小肠或其他器官。由它引起的人体寄生虫病称蛔虫病。本病是全世界最常见的一种蠕虫感染,尤其在农村多见,据以往报道儿童的感染率可高达70%以上。

蛔虫

病因及发病机制

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受精卵在潮湿、荫蔽、氧气充足和温度适宜(20~30℃)的外界环境中,约2~3周可发育为感染期虫卵,人通过未洗净的蔬菜、瓜果或喝生水等途径食入感染期的虫卵后,一部分被胃酸杀灭,另一部分进入小肠发育为幼虫。幼虫侵入小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并进入静脉或淋巴管,经肝、右心到肺,在肺泡内进行第二、第三次蜕皮,然后幼虫沿支气管逆行至咽喉部,被咽下后经胃到小肠,进行第四次蜕皮成为童虫,再经数周变为成虫。自吞食感染性虫卵至蛔虫在小肠内发育成熟需2个月左右。成虫寄生部位主要在空肠,其次为回肠、十二指肠,蛔虫在人体内的生存期为1~2年。

蛔虫的幼虫及成虫均可成为变应原,使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因此感染蛔虫后除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等症状外,尚可出现皮肤过敏症状。

症状特征

感染后3~7天,当幼虫经过肺时可出现发热、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成虫寄生可引起顽固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皮肤划痕症、皮肤瘙痒症、湿疹等多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感染严重或营养不良的患儿,皮肤可出现干燥、脱屑、失去光泽,毛发可枯黄、色变淡或出现Bitot斑及毛囊角化等症状。

成虫寄生在肠道可引起肠黏膜的损伤,使患者出现腹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症状,有的可引起营养不良及某些并发症,如肠梗阻、胆道蛔虫病、胰腺炎、阑尾炎、肠穿孔及瘘管等。成虫在小肠若受到某些因素的刺激可向上移行而呕出蛔虫。

诊断治疗

诊断:结合临床症状,在粪便中检出虫卵或患者随粪便或呕吐物排出蛔虫,均可确诊。但如肠内只有雄虫寄生,则查不到虫卵,可用驱虫药做试验性治疗。

预防:加强粪便管理。积极治疗病人和带虫者,开展卫生宣传教育,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勿生吃未洗净的蔬菜、水果。对儿童要定期检查,发现患儿要及时治疗,以消灭传染源。

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噻嘧啶、枸橼酸哌嗪(驱虫灵)、左旋咪唑等。阿苯达唑剂量为400mg,一次顿服或1天内2次分服,可于10天后重复给药一次。甲苯达唑剂量为200mg,每天1次,连服3天,或500mg,一次顿服。有皮肤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口服或外用止痒制剂。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