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球蚴病(包虫病):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参考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echinococciasis),是人类感染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及多房棘球绦虫(E.multilocularis)的幼虫所致的疾病。前者以犬、狼等为终宿主,以羊、猪、骆驼、牛等为中间宿主;后者以狼、狐、犬等为终宿主,而中间宿主则为啮齿动物,特别是田鼠。本病分布于全世界,在发展中国家流行强度较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包虫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态势。在高发区,患病率可达5%甚至更高,在我国有22个省区存在当地感染的包虫病例,其中主要发生在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四川西部,流行严重,全国受本病威胁人口约5000余万人。

NIKON 相差以及DIC   绦虫细粒棘球蚴包虫病

NIKON 相差以及DIC 绦虫细粒棘球蚴包虫病(提供:GuoKai)

病因及发病机制

细粒棘球绦虫寄生在犬、狼等肉食动物的小肠上段,肠内寄生的成虫可达成百条至数千条,虫卵随粪便排出后污染水源、土壤和食物,家犬有舔舐肛门的习惯,由此可将虫卵散布于全身表面,与人接触时随时将虫卵传染给人。人吞食虫卵后,经过消化道作用,在十二指肠孵出六钩蚴,六钩蚴穿破肠壁随血流或淋巴液进入门静脉系统,然后到达各器官,大部分停留在肝,部分到达肺、肾、脑、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经3~5月发育为直径10~30mm的棘球蚴,大者可达数百毫米,一个直径100mm大的棘球蚴内可有原头蚴10万个左右。棘球蚴是由角质膜、生发层、子囊、头节、囊液构成的包虫囊肿,可掠夺营养,引起寄生部位邻近组织炎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造成机械性压迫,也可导致中毒症状及过敏反应。

棘球蚴病(包虫病)生活史

细粒棘球绦虫的包囊往往生长缓慢,向囊内生长产生子棘球蚴囊。多房棘球绦虫向囊外芽生,因此能够象癌症一样扩散到组织中。

症状特征

本病发展缓慢,潜伏期1~30年,多数在儿童时期感染,至成年时期才表现症状,成人多发生在肝、肺,儿童多发生在脑部。其临床表现因寄生部位、囊肿大小、机体反应性及有无合并症而异。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机械性压迫、过敏反应、全身中毒反应等。肝包虫囊肿可出现局部胀痛,右上腹或上腹部无痛性肿块,与肝脏相连,肝包虫囊肿向上生长,引起膈肌升高,向胸腔突起,压迫上消化道时出现饱胀、嗳气、食欲减退;向下生长,压迫胆总管和门静脉可出现梗阻性黄疸、门脉高压甚至腹水。肺包虫囊肿压迫并刺激支气管、胸膜,可出现胸痛、咳嗽、少量咳血等症状,囊肿破入支气管可咳出粉皮样内囊。

侵犯人的肝脏

肝脏受害

脑包虫囊肿可出现脑瘤、脊髓瘤的症状,常有癫痫发作。包虫囊肿病患者早期全身状况尚好,如病程较长,囊肿长得很大时,可出现消瘦、贫血,少数患者出现包虫病性恶病质,若发生在眼眶,出现眼球突出、偏位、复视或疼痛,眼球突出严重时,可继发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角膜穿孔。如压迫视神经元可引起视盘水肿、视神经萎缩。若侵犯脊椎及骨盆,易出现骨质疏松导致骨折。若侵犯皮肤和肌肉,可在皮下出现蚕豆大至鸡蛋大的圆形结节,表面皮肤正常,结节柔软有波动感,无压痛。数年后虫体可钙化,囊肿变性吸收。在疾病早期,六钩蚴穿透肠壁进入血液时,可发生一过性皮疹,容易被忽略。

在包虫囊肿发育过程中,包虫抗原刺激机体引起过敏,可出现皮疹,个别患者可反复发疹,皮疹可表现为红斑、丘疹或风团。严重时可有发热、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如果囊肿破裂,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突然死亡。因此在流行区怀疑本病时,切忌穿刺,以免发生意外。

诊断及鉴别

组织病理:结节为上皮样组织的囊壁包绕,囊壁为两层:外层厚,为透明的角质层;内层薄,为表皮基底细胞层和棘细胞层。囊内有淡黄色的液体,含有多个小囊和蚴虫的头节,囊壁外为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在流行区与犬有密切接触的人,如出现肝、肺、脑、皮肤等临床表现要考虑本病的可能。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有辅助诊断价值。X线、B超检查、核素扫描亦有助于诊断。取囊液做皮内试验、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可协助诊断,但确诊应以手术取出棘球蚴或碎片为依据。

本病应和猪囊尾蚴病、并殖吸虫病、恶丝虫病、脂肪瘤、皮脂腺囊肿等相鉴别。

预防及治疗

预防: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洗手,勿食生水及被污染的食物。对家犬要登记管理,定期进行药物驱虫,对流行区居民进行包虫病普查和治疗。

治疗:皮肤或肌肉中的棘球蚴可手术切除,但术中切勿弄破囊壁,术前也禁忌穿刺,以防囊液外溢引起变态反应。对无并发症的肝、肺包虫囊肿早期手术治疗预后良好,晚期病例手术难以根治。也可口服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和吡喹酮等进行治疗。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