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尾丝虫病: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参考

盘尾丝虫病是旋盘尾线虫(Filaria volvulus)寄生于人体皮肤或皮下组织所致苔藓样皮炎、皮下结节和视力障碍为特征的寄生虫病。严重时可致失明,故本病又称瞎眼丝虫病或河盲症(river blindness)。盘尾丝虫病流行于热带非洲、拉丁美洲及阿拉伯半岛的一些国家,以非洲的西部和中部最为严重,拉丁美洲较轻,目前,全球约有8600万人生活在流行区,1800万人感染盘尾丝虫病,60万人因此而出现视力障碍。我国在非洲工作过的人员中亦有感染本病的报道。本病传播媒介为蚋(又称黑蝇)。

病因及发病机制

成虫呈丝线状,乳白色半透明,两端细而钝圆,体表有明显的螺旋状横纹,雌雄成虫常成对或数条扭结成团,寄生在人体皮下组织,少数可寄生在深部组织。雌虫受精后即产生微丝蚴,微丝蚴聚集于雌虫附近的皮下组织及皮肤淋巴间隙内,也可移行到皮肤或眼内,偶尔出现在血液或尿液中。但在外周血中常查不到微丝蚴。当蚋叮刺感染者的皮肤时,微丝蚴随组织液进入蚋的支囊内,到达胸肌繁殖,经两次蜕皮,约一周左右发育成有感染性的幼虫,并移行至蚋的下唇,当蚋再次叮刺人时,即将感染性幼虫传给他人。

感染后约经3~15个月的潜伏期,亦可短至40天即可出现临床症状,幼虫经1年左右发育为成虫。成虫寿命长达16年。成虫寄生在人皮下组织淋巴管汇合处,引起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并逐渐纤维化,将虫体包围在中间,形成结节。微丝蚴除寄生在成虫附近的结缔组织中外,还可移行到其他部位的皮肤、皮下组织、皮肤淋巴管及眼球,偶尔出现于血液和尿液中。当微丝蚴寄生在眼部时可引起视力障碍甚至失明。此外,成虫、微丝蚴的代谢产物和裂解产物均可引起人体的变态反应,诱发皮肤的过敏性疾病。人体对盘状尾丝虫感染的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与个体对盘尾丝虫抗原(体抗原、表皮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免疫反应性的差异有关。

症状特征

主要限于皮肤和眼。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偶见低热、乏力、头昏、头痛、腰背痛、胸痛、肩、髋关节痛等。成虫寄生于皮下组织的淋巴管汇合处,约经1年左右,由于虫体抗原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包裹虫体的盘尾丝虫型纤维结节,这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结节大小不一,小的直径约5mm,大的可达10cm或更大,圆形或橢圆形、质硬、有移动性、不痛不痒,数目1至数百个,好发于胸、背、臀、膝、肘及头部等处。中美地区结节多见于头部和胸部,在非洲则多见于骨盆区,如髂脊、股骨粗隆、骶尾骨附近,少数见于下肢大关节附近。

在所有症状中,皮肤瘙痒最多见,最初为间歇或持续性皮肤瘙痒,程度轻重不一,有些病人奇痒难忍,常致失眠。下肢皮肤常可出现丘疹,水肿性红斑或风团,最后形成边缘色素沉着中央色素减退的斑片,呈“豹皮样”。由于经常搔抓,久之发生苔藓样皮炎,皮肤干燥、增厚、纹理增粗、色素沉着,最终发展为皮肤萎缩,失去光泽弹性,皱缩成老人貌。

盘尾丝虫病患者通常有淋巴结肿大,坚硬、无痛,此为该病的另一重要特征,淋巴结内含有微丝蚴,称盘尾丝虫瘤,数目多少不等。微丝蚴侵入眼部可引起结膜炎、畏光、流泪,进一步发展可引起角膜炎、虹膜炎、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视神经炎等。眼部症状一旦出现往往是不可逆的,最后导致失明。此外,尚可引起阴囊鞘膜积液、外生殖器象皮肿、股疝等症状。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和IgE水平升高。

组织病理

主要是成虫和微丝蚴形成的肉芽肿性皮下结节,结节中央为虫体,外周是成纤维细胞和慢性炎细胞浸润,晚期可纤维化或钙化。

诊断、预防及治疗

诊断:在流行区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对结节进行穿刺或活组织检查发现微丝蚴,眼部损害通过裂隙灯或检眼镜检查发现微丝蚴,即可确诊。有人给患者服乙胺嗪能激发微丝蚴从某些贮存器官释放至血液或尿液,此时在末梢血液或尿液中可查到虫体。免疫荧光检查和ELISA试验准确率可达60%~90%。

本病需与其他原因导致的长期瘙痒和苔藓化的疾病鉴别,特别是螨虫病。

预防:普查、普治病人控制传染源,消灭传播媒介蚋,流行区野外作业人员加强个人防护均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治疗

  1. 乙胺嗪:对成虫有杀灭作用,用法为第1天0.5mg/kg,一次服用,第2天服相同剂量2次,若不良反应不严重,则增至2mg/kg,分3次服用,连用10天。初次治疗常因杀死大量微丝蚴而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感染严重的病人服用乙胺嗪应从小剂量开始,并同时服用糖皮质激素。
  2. 伊维菌素150μg/kg,单剂量口服,每半年1次。对微丝蚴有较强作用,但对成虫无效,服用后不良反应较乙胺嗪小,在流行区全民每年服药1~2次,可有效地控制盘尾丝虫病的流行。
  3. 舒拉明:首次剂量0.5g,以后每周1g,静脉注射,总量4.5~5.5g。对成虫有杀灭作用,对微丝蚴也有一定作用,但毒性较强,有肝肾疾病、年老、体弱者及孕妇不宜使用。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