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又称麦地那龙线虫病(Medina dracunculosis)、几内亚线虫病(Guinea worm disease),是由麦地那龙线虫(Dracunculus medinensis)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本病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西亚、南亚及非洲某些国家的农村。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家多见,感染率和气候干燥、水源缺乏及饮水习惯等有密切关系。

病因:麦地那龙线虫是一种大型的线虫。雌虫长70~120cm,宽0.7~1.7mm;雄虫较小,一般仅几厘米长。成熟雌虫排出大量的杆状蚴,杆状蚴被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人饮水吞入剑水蚤即被感染。感染期幼虫进入终宿主体内移行,经发育至妊娠期产蚴前,虫体不能引起其周围组织明显的炎症变化。其致病主要是由成熟后的孕虫移行至皮肤时,虫体前端体壁组织衰退或溶解,释放出大量的代谢产物进入宿主组织内,可引起宿主强烈的变态反应,导致各种症状。

症状特征

本病潜伏期8~12个月,受孕雌虫移行至小腿、足或阴囊等处皮下组织,局部可出现红斑、水肿、瘙痒等症状,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头晕、晕厥等。虫体在皮下约停留1个月后,大量幼虫即从虫体前端破裂逸出,在局部皮肤表面出现一个微红色丘疹,继而发展成大至数厘米的水疱。好发部位在腿的下端和足部。水疱内无菌的黄色浆液中含有大量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幼虫。水疱形成时,常伴局部瘙痒和剧烈的灼痛。水疱一旦破裂,变态反应随即减退,继而脓肿形成,若无继发细菌感染,脓肿逐渐缩小,留下一个雌虫伸出缩回的小孔。幼虫全部排完后雌虫死去,被组织吸收或钙化,逐渐痊愈。局部因继发细菌感染可并发急性皮下脓肿、慢性溃疡、蜂窝织炎及败血症,感染消退后发生纤维化,如发生在关节附近,可引起关节炎、滑膜炎、关节强硬或肌腱挛缩等。

虫体在组织中移行时,常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组织病理:围绕虫体前端的局部为肉芽肿结构,伴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虫体的其余部分成线条形由纤维鞘围绕。

诊断、预防、治疗

诊断:由于本病潜伏期较长,在潜伏期内诊断本病较为困难,对可疑病例应注意其皮肤上的典型水疱,水疱破后,从伤口检出杆状蚴即可确诊;若见雌虫从皮肤溃疡处显露,也是诊断的依据,再从雌蚴虫伸出端涂片检出杆状蚴即可确诊。对皮下肿块或脓肿可行诊断性穿刺,涂片检出蚴虫也可确诊。部分患者在潜伏期最后阶段丘疹形成之前,可能摸到皮下细绳样或条索状虫体,可提示本病,但应注意与皮下寄生的裂头蚴相鉴别。本病应与细菌感染、盘尾丝虫病、罗阿丝虫病等引起的浅溃疡或蜂窝织炎鉴别。

预防:不饮生水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改良水井结构,改变取水方式,采用地下深井水作为水源或用过滤净化饮水,治愈患者。

治疗

  1. 用一根小棒慢慢将虫体卷起轻轻外拉,注意不要用力过大,防止将虫体拉断。方法:先用1:10000氯化汞溶液注入肿块内及其周围,然后将患处浸入冷水中,雌虫即开始伸展排泄幼虫,此时用小棒卷出雌虫,如此每日重复1次,约需3周时间可将虫体全部取出,注意不要将虫体拉断。
  2. 若虫体在深部的肿块或脓肿内,需手术取虫。
  3. 口服甲硝唑、噻苯达唑等药,可使虫体较快排出或易于拉出。据研究认为是因为药物的抗炎作用,使虫体易于拉出,而并非本身具有杀虫作用。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