颚口线虫病: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参考

本病亦称内脏游走性幼虫病或称皮肤颚口虫病,是内脏游走性幼虫病的一种,大多数是由有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siamense)及刚棘颚口线虫感染所致。其终末宿主包括猫、野猫、犬和其他食鱼、蛇、青蛙等动物。人颚口线虫病发生于东南亚、东亚、包括孟加拉国、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緬甸、泰国等,墨西哥也有病例报道。我国多发生在长江流域一带,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均有报道,我国台湾的发病率极高。该病首先由日本人发现于我国长江流域,故日本人称该病为“扬子江水肿”。

颚口线虫

病因及发病机制

该病由有棘颚口线虫或刚棘颚口线虫的幼虫侵入皮肤引起。颚口线虫的成虫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的胃壁内。在其生活周期中有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是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主要为淡水鱼及爬虫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等动物,若人吃生的或未煮熟的含第三期幼虫的淡水鱼、鸡肉等,这种幼虫可在人的皮肤和内脏中寄生。

有时幼虫也可离开鱼体而进入水中,随饮水进入人体。首先通过胃肠壁到达肝门静脉系统,在肝内产生广泛性损害,离开肝脏后进入皮下组织及肌肉或肺、脑、眼等脏器,产生游走性包块,也可引起炎症、水肿、坏死及贫血等。由于人体不是该虫的适宜宿主,在人体内不会发育为成虫。

症状特征

人被感染后经数日或数周的潜伏期,开始出现发热、不适、厌食、腹痛、腰痛、肋间神经痛、荨麻疹等前驱症状,特别是上腹部疼痛,经1周左右消退,再经1周幼虫进入皮下或肌肉,在患处迅速出现局限性、游走性、复发性、炎症性的包块或硬结,初发为蚕豆大小、圆形非凹陷性硬结或斑块,呈淡红至鲜红色,触之较硬,有瘙痒和触痛。皮损多发生于四肢、躯干、阴部、头面等部位,类似血管性水肿,可持续1~2周或更长时间,消退后遗留蚕豆大小的硬结,表面皮肤可有少量鳞屑或色素沉着。有时也可形成脓肿或以脓肿为中心的硬结,有时虫体会自动从脓肿中逸出。幼虫罕有移行到表皮的,如移行到表皮内,则表现为匐行疹。

若侵犯肺、脑等脏器可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头痛、癫痫、肢体痉挛等症状。侵犯眼部可出现虹膜炎、睫状体炎甚至失明。侵犯泌尿系统可出现膀胱炎、肾盂肾炎,有时能从尿中检出活虫。如虫体停留于组织内可形成结节性、条索状肿块,表面可见小的出血点,血中的白细胞,尤其是嗜酸性粒细胞常有明显的增多。

诊断及鉴别

组织病理:在包块内可查见颚口线虫的幼虫,周围有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异物巨细胞浸润。

在四肢或躯干等处出现游走性、炎症性、局限性的包块,结合患者有吃生鱼或未煮熟的鱼、蛙、蛇的病史应考虑本病。自病变组织中发现第三期幼虫即可确诊,也可用成虫抗原作皮内试验,于感染后2周可出现阳性反应。

应与血管性水肿鉴别。血管性水肿发生及消退均较本病迅速,损害多发生于皮肤松弛部位,表面皮肤不红,触之柔软,自觉瘙痒,无疼痛感。

预防及治疗

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肉类及饮用不洁生水,以防本病。

治疗可采用手术摘除的方法,幼虫位于皮肤浅层时,可用液氮冷冻的方法,皮损广泛时,亦可口服噻苯达唑、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等杀虫。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608.html